认准道路跟党走-读《呐喊》有感1100字

时间:2022-11-02 12:49:42 | 来源:啦啦作文网

为了给炎热又枯燥的暑假增添几分趣味——我翻开了鲁迅的《呐喊》。

其实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就已经领略过鲁迅笔下这本小说里的真实“社会风景”。这个暑假,我再次翻开它的封面,再次欣赏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14篇鲁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李大钊曾说过:“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茅盾说:“呐喊的题目,体材,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及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主人公:狂人、阿Q、孔乙己、闰土,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狂人日记》对这个古老中国做出了全景式的描绘,好像每次读起来都能品味到其中不同的意义。在《狂人日记》中出现了几次“吃人”,在鲁迅笔下人可以吃人的社会里,即便吃人可以救自己,也绝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是对人性的败坏,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的社会里却难见“真的人”,读的次数多了,我便联想到了启蒙与救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阿Q。阿Q是《阿Q正传》里面的主人公。他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和姓氏,只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无足轻重的人物。在未庄,赵太爷和钱太爷是类似于地主般的有钱人,阿Q曾经说过自己应该姓赵,却遭到全村人的嘲笑,甚至还被赵太爷一家叫去,让他不许姓赵,认为自己家不该有一个这样姓赵的亲戚。阿Q虽可怜,但也可笑,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在生活上十分满足和得意。他觉得自己“进了几次城”便是“见识高”,虽生活在未庄,但也讥笑未庄人是“多么可笑的乡下人”。他身上最明显的旧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便是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根性。每次看《阿Q正传》的时候都能被鲁迅笔下的阿Q逗笑。别人一抬手,他便立即缩起脖子闭着眼准备挨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嘴里念叨着,“儿子打老子”。鲁迅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批判,就是为了砸烂这个精神枷锁,唤醒人民觉悟起来。

《故乡》我们并不陌生,里面提到的鲁迅儿时的一个小伙伴闰土。故乡还是那个故乡,闰土也还是那个闰土,但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在作者与闰土之间留下了一道无法打破的隔膜,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总是能让人悲哀起来。

《呐喊》喊出了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最强音,站在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立场上对压制人、扭曲人、奴化人、摧残人的中国封建文化传统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特别是通过挖掘人物复杂的内心事件来刻画人物,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感觉、幻觉、潜意识等,深刻的揭示了人物的灵魂。《呐喊》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好书。

路是崎岖的,可灯永远亮着。时代在飞速前进,但历史不应该遗忘,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皆来之不易。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无数中国人民的觉醒,才建立起来新中国,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眼前迷人的风景。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下,我们才能够看清脚下的路。当代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用自己毕生所学看清脚下的路,攀登更高的山。坚定理想,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