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精选10篇)

时间:2023-06-24 13:23:19 | 来源:啦啦作文网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鲁迅自传》,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鲁迅自传 篇一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厦门(    )            皖南(    )        学籍(    ) 乞食(    )

2.páng huáng(    )      shuāi败(    )     chóu办(    )

zhè江(    )              nà喊(    )        亲qī(    )

二、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阅读理解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赞扬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于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翟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章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páng(    )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推荐给当时患有时代病的青年,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她的小说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化了古典文学的神韵,又融合了欧美文学的乳汁,赢得许多青年的共鸣,隐隐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

从 1920年开始,冰心又以诗歌体裁抒唱对人生的感受。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模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谓“小诗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xù(    )、温婉、隽美。她的“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学观是:文学要能“表现自己”才是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真的文学”。而她的短诗则是最能“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颂,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的“真的文学”最典型的例证。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美(    )  惟悴(    )  páng_________惶    含xù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古典名著的作者。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起,随家南下,才进福州女师上学”中,为什么说“随家南下”?“才”字有何含义?

4.“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用选文中的话回答。

5.“冰心”这一笔名始用于什么时候?此时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6.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句中“震”字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7.冰心的“问题小说”分哪几类?

8.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xià wǎn jí qǐ 2.彷徨衰 筹 浙 呐 戚

二、1.学问上达到的程度。2.意外发生的事情。3.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4.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义运动。

三、(一)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ge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ge命本质,不愿在反ge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二)1.jùn qiáo cuì 彷蓄  2.罗贯中蒲松龄 吴承恩 施耐庵3.家乡在福州,在当时所住的山东烟台的南方。“才”字表现了对上学读书迟的遗憾,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教育的落后,尤其是对女子读书的漠视。4.“在学生自治会……一员”5.1919年发表问题小说时,作品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6.恰当,既呼应“惊雷”一词,又形象地写出了“五四”运动对她的影响之大,犹如春雷把她从沉迷中震醒。7.三类(具体见文中)8.叙述

鲁迅自传 篇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鲁迅先生生平事迹,感受、解读鲁迅精神。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养、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法学法:

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

(“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 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

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运用网络资源来研读鲁迅。

(一) 整体感知课文。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结: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转折为线索。

2、少年变故、青年求学、回国工作、著述情况。

(二) 重点、难点突破

我们已粗略了解了鲁迅的主要经历,请同学们按“shift键”进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迹,窥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网页上幻灯片(2)内容显示:了解自传特点,追寻伟人足迹

阅读课文,两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

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 的主要活动,并在文中划出 有关时间和事件的关键词句。

网页上幻灯片(9)内容显示:品味含蓄语言,触摸伟人心灵

1.联系你学过的课文,你能为鲁迅的童年补上“空白”?揣摩词语和标点,体会先生的感情,补上语言背后的“空白”。

2.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3.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

4.鲁迅回国后,为什么屡屡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

5.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节写的是作者的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下面我们来共同关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 在“表格”内“单击”出现先生主要经历,请对照。(有无疑问?随机点拨)

2、 谁来读读第一段?你是怎样完成前2个问题的?为什么?

(提示: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补白”先生13岁前的生活:快乐无忧、幸福、安适。13岁的际遇是他生命中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性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做幕友或商人:表现先生卓而不群、自强自立、具有反抗精神。)

谁回答第3个问题(提示:结合文意,课外阅读《藤野先生》理解:从学医开始,先生就走上了救国的漫漫征途,也是他最重要的思想变化,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如果学医还有父亲病故的原因,从而导致他学医救国,弃医从文则完全是为了救治国民,而且是从根本上救治。他认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她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的进步。以国家兴亡为已任,体现了先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问题4(提示:当时政治混乱,社会黑暗,理解特定背景下先生生活之艰难、意志之坚强。)

问题5(引导提示:先生首先是文学家,著述情况必不可少)

小结:同学们通过动手、动脑、共同合作,对鲁迅先生生平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感受到了先生卓而不群、自强、自立、爱国求实的精神。

四、 相关资料

为了更多深入地了解先生,请大家打开“相关资料”快速浏览,选取你需要的或你感兴趣的。

阅读(一):扩展资料

<一>、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惶》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三>、传记的文体知识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古代就有[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

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从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高尔基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竺可桢《哥白尼》,杨振宁《邓稼先》等。

现代的传记著作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两大类。前者记叙史实;后者用形象化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排斥合理的艺术加工。

<四>、鲁迅留日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五>、鲁迅1912-1926在北京的情况

鲁迅全集中的日记始于1912年:5月5日,“约七时抵京”;6日,“移入山会邑馆”,“夜卧未半小时即见肥虫(臭虫)三四十,乃卧桌上以避之。”山会邑馆即绍兴县(会)馆。会馆是进京参加会考的同乡举子或京官居住的公寓,不必交房钱,只需在年节给看房的长班赏钱。鲁迅在会馆长居7年半,起先住藤花馆,因不堪喧闹,1916年搬入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所相对独立的小院,因为在院中的槐树上吊死过人,才没有被人抢住。补树书屋有4间朝东的正房,和两间“北向小舍”。鲁迅先住正房的南屋,后让给周作人,自己移住北屋。北屋因为有两间“小舍”的遮挡,光线较暗。《狂人日记》就是在这里撰就的。如今的补树书屋还能认出眉目。

绍兴会馆在南半截胡同,出门北行右折出来,是所谓北半截胡同,已经是临街的附路了。十字路口就是菜市口。沿北向的宣武门大街上行,临近西单时左拐是教育街。教育街3号,当年是鲁迅就职的民国教育部,早年的清朝学部,如今是武警招待所。院中尚有一段长廊及左右各一间办公室是旧貌。那当年的教育总长及次长的办公室,如今是一家招待所的食堂。教育街往南一条平行的小街是新文化街,45号是当年的女师大,如今是鲁迅中学。校舍一律是旧貌,仍然是洋灰色。

沿西单大街向北,近西四向左,是砖塔胡同。砖塔胡同61号院(现84号)是鲁迅在北京的第三处居所。鲁迅在此借居9个月,月租是8元。与八道湾的阔大比,砖塔胡同的3间平房尤其局促。

由西四向东到沙滩,五四大街29号的红楼,是当年的北大一院。鲁迅从1920年12月24日开始在这里授课,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长驻于此的国家文物局业已搬迁,还有文物出版社等单位尚在。大门上张挂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的牌子,门口墙上的文物标志牌注明:“李大钊、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红楼的地下室是印刷厂,一楼是图书馆,东侧有李大钊纪念室,西端有《新闻纸阅览室》,标明毛泽东在此工作过,月薪8元。

由西四向西到阜成门内大街,最西端的北向胡同里是鲁迅博物馆。鲁迅在京的第四处旧居——西三条胡同21号院,被围于其中。

由西三条向东到赵登禹路,再北行,近西直门内大街右拐是曲曲弯弯的八道湾胡同。八道湾11号是鲁迅在京的第二处旧居。1919年11月,鲁迅与周作人夫妇迁入这座以3500元购置600元修缮的大宅院。12月29日,鲁迅接母亲、朱安及周建人一家阖家入住。八道湾11号分三进。一进的左手三间是外客房,是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地方。二进的三间正房,右侧是朱安卧室,左侧是鲁母的卧室,中间是吃饭的堂屋,冬季时鲁迅亦在堂屋后侧木炕上睡。左手的西厢房三间,鲁迅曾暂居过。鲁迅搬走后,周作人改作了书房,取名“苦雨斋”。三进一排九间房,最为高大。西侧三间是周作人一家,中间三间是周建人一家。东侧三间是内客房,最东一间曾住过爱罗先珂。如今的房主是1950年搬入的81岁的张淑珍老人,在这所大院的36户人家中,她是居龄最长的。年龄最长的82岁的赵光存是位退休工人,每日价写写画画,偶尔还可以卖些给来访的外人。他就住在鲁迅写《阿q正传》的房子里。

<六>、鲁迅1927-1936在上海的情况

在上海,鲁迅曾有过三处较长时期的寓所:横滨路景云里,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以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大陆新村9号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当地政府辟为鲁迅故居。其余的两处,迄今还有人家住着。

先去的是景云里,这条弄堂和上海其它的弄堂没什么两样。这种旧居民区,上海人叫做石库门,据说在上海的主要城区已不多见了,景云里因为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文人聚集地,这才得以保存下来。景云里入口抬头处的石头上,刻着:“叶圣陶旧居”,很奇怪,问陪伴的导游小姐,小姐也摇头说不知道。这是鲁迅在上海的第一个较长久的住所,这条不过10余米的巷子里,和他同期住在这里的,还有茅盾、叶圣陶、周建人、冯雪峰和柔石。好不容易敲开横滨路23号房门,还没看清楚,就有一位妇女从里屋急吼吼地抢出来,40来岁的样子,一边梳头,一边堵在门口:“看、看、看!要看找政府,把我们搬走算了。”于是赶快开溜。

走上几百米,穿过多伦路,就到了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这里是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帮着租下的,为防止意外,当年的门上还插着内山的名片。如今那个插槽早已破了,连陈年的木头都裸了出来。敲门,没人应。从三楼转角的窗户望过去,一位老太太在阳台上,跟她说话,也不理我们。陪同的导游小姐就笑,两年前她带一帮电视台记者来这里拍纪录片,也是怎么叫也不开门,后来又打电话,又回单位开证明,最后还是居委会亲自来人这才引进门。

保存最完好的当然是大陆新村故居,安安静静的,楼面新刷了一层红漆,陈列品都是旧的原物。住所有3层,每层约30多平方米的样子,鲁迅1933年4月11日迁入这里。由6排红砖结构的三层楼房组成的大陆新村,始建于1931年,是私营大陆银行的职员住宅,遇上一位职员调离,才由内山完造出面,用45两黄金顶下来,即买下了使用权,每月还要另付租金。

这里的居民出出入入的,谁也不会多瞧你几眼,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正好碰见上海老画家李厚,他家就和鲁迅故居门对门。鲁迅故居从50年代落成起,他就是见证人。李厚还记得小时候来这里的亲戚家玩耍的情景,他回忆住在鲁迅家的西邻(10号),是一个白俄,在当时的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做事。东邻(8号)是日本人,门口挂着一块写着“茶”字的大牌子。

鲁迅在上海的3处居所,以四川北路为中轴线,相互间只有10多分钟的步行路程。四川北路除了商业繁华外,还是当年上海除宝山路之外的又一文化出版中心,当时著名的出版公司,如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亚东书局、大东书局等除了在宝山路开店外,有的还把编辑部、印刷厂、分店设在这里,与鲁迅关系较为密切的北新书局、内山书店等更是直接在此开店。

内山书店旧址倒还保存着,现在是工行的一家储蓄所。鲁迅当年常去饮茶的公啡咖啡馆,也是当年左翼文化人经常聚会的地方,现在又开张了,据说还是在原址上。我去看了,在多伦路南口时装商场的半地下,虽说是上午,里面就得用上电灯。要想忆起一些海上旧梦,四川北路不必去了,可以径直走到多伦路,这是当年左翼文人出没较多的地方,如今已被辟成“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路口竖了些铜像,有叶圣陶等人,里头开了些商店,卖古玩字画一类,道路很宽,两旁一处处装饰一新的小洋房,据说大部分是新建的。

虞积华老先生是上海鲁迅纪念馆退休馆员,自小就在虹口区一带长大,他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区分是不是租界,只要看路面,柏油路的是租界,石头路的是国统区。因此他判断鲁迅的寓所都在租界附近。这也是鲁迅杂文集“且介亭”的由来,“且介”,“租界”二字各取一半也,鲁迅暗指自己住在半“租界”,也就是租界外*近租界的地方。

(二)上网阅读:百度网、“鲁迅简介”

思考:如果鲁迅先生的经历记述到1936年,你认为还需要选取哪些材料?(教师随机点评)

小结:查阅资料,需要运用慧眼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考查一下我们这方面的能力。

请看问题:《鲁迅自传》是从1881年写到1930年,如果写到1936年,你认为应再选取他的哪些活动?(可用打字或“粘贴”,随机点拨评价。)

五、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翻页到“拓展延伸”,迅速浏览页面内容: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交流以下材料,整体提升:

(1)1903年,鲁迅在照片背后,写下一首《自题小像》的诗,送给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里,鲁迅表示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和忧思,流露了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出他的某种寂寞的心情,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这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全诗采用各种形象化手法,熔铸成慷慨悲歌的风格,显现一位忧国忧民、看不到人民力量而又不堪孤寂、求索奋斗的青年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2)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集中地体现在他所作的旧体诗《自嘲》里。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招饮于聚丰园,同席有柳亚子夫妇等人。这一天,鲁迅和大家谈笑风生。“因为看到许广平在旁边,郁达夫就打趣地说:‘大先生,你的华盖运可以脱了吧?’这时大伙的目光都集向许广平。鲁迅听了哈哈大笑,连拿纸烟的手也因畅怀的笑而颤抖起来”。郁达夫又关心地说: “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即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作答。郁达夫还开玩笑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席散以后,鲁迅应柳亚子之请,于10月12日,为他书一条幅,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

运交华盖意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鲁迅旧体诗中最为人称颂的一首。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自己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定,顽强应战,表现出“为敌为我,了了分明”的阶级爱憎,和“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格。虽然如此,但这首诗的感情还是十分深沉的。有一次,鲁迅把诗的意思讲给内山完造听,听的人哭了,鲁迅也哭了。因为他处在八面攻击之中,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中国人民的将来,他怎能不悲愤,不落泪!?这首诗充分体现鲁迅一生高贵的革命品质,因而得到崇高的评价。

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人郭沫若也十分赞赏这两句诗,指出它“虽寥寥十四字,对方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俱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团结与斗争俱足的精神,也表现在对待自己人和朋友的批评上。他指责错误倾向,经常十分尖锐、深刻。他不习惯于给人搔痒,使他十分舒服,而是喜欢大喝一声,让人出一身汗,以收治病救人之效。这同他以前对农民的“怒其不争”的态度,有其相似之处。这个“怒”字,是“恨铁不成钢”,是鲁迅赤热心肠的写照,表现出他对于错误的不留情面的态度。有些人以为一“怒”,对方就该是敌人,这是不对的。如果不是出于误解,就是有意曲解。

小结:是啊,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爱得厚重!他在黑暗混乱中求索是何等悲愤!他传播真理、唤醒国民百折不回是怎样的勇气!他在指责与诬蔑下是如此地坦然!他在人们的赞叹声中又是这样的平实与谦逊。今天,我们走近了鲁迅,你对鲁迅先生有了进一步了解,你心目中鲁迅是个 怎样人?(至此,学生在个人体验基础上,构建起心目中的形象。)

六、 作业

总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伟人为镜,得必大于失。有人说,交一位好朋友是一笔财富,历史上的伟人很多,如果让你以伟大为友,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学生各抒已见,教师随机点评。)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够坚强,请去读《贝多芬传》如果你觉得自己还缺乏毅力,请去读《居里夫人传》。以伟人为友,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请打开“作业”

1、请课下搜集名人传记,进一步了解传记特点,感悟名人精神。

2、撰写e-mail:《我的小传》。

请发送到我的邮箱

结束语:

让我们再次走近鲁迅“真的猛士”,聆听他对我们的教诲:愿中国的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算萤火一般,也可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鲁迅自传 篇三

鲁迅

预习提示

鲁迅这篇自传,简要叙述了他从1881年出生到1930年的经历与著述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阅读时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用心体会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

掌握下列词语:

筹办 衰落 学籍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无庸,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0年五月十六日

练习

一 通读全文,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间的主要活动。

二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在青年时期,特别是留学日本期间,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说说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三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破折号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鲁迅为什么一方面说自己 “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另一方面又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2.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这本来是一件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

4.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这句话中的“不好”一词表达的语义与语气上与上一句中的“不好”是否相同?)

鲁迅自传 篇四

教学目的:

1. 了解并掌握“自传”这种文体的相关常识及写法。

2. 了解鲁迅先生1881—1930的人生经历和著述情况。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的伟大抱负和崇高思想。

4.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鲁迅先生1881—1930年间的人生经历。

2.    理解并认识鲁迅弃医从文,实现思想转变的深刻原因。

3.    认识“自传“的文体特点及写法。

4.    指导学生怎样收集资料及怎样确定选题。

教学设想:

1.    三课时

2.    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解题、作者简介

1.    导语

2.    板书课题

3.    解题

解释经传的著作。    经传 如《左传》、《经传释词》

A传Zhuàn  传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列传/别传/外传/自传  如《史记·屈原列传》

叙述故事的小说作品。  如《水浒传》、《阿Q正传》

自传:自己为自己做的传。《五柳先生传》

B 传记(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他传;为别人写的传记文章。《梵高传》

C.写于1930年5月,是作者在1925年所作《自叙传略》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在这篇自传中,鲁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生平及成长经历、著述和社会活动等情况。学习本文,主要目的有二:一、了解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经历、思想转变。二、了解掌握自传的特点和写法。

D.说到鲁迅,同学们应该记得我们接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一件小事》、《社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给颜黎民的信》等等,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回顾。(抽生简述,展示资料)

二。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难。

1. 圈点勾画疑难字词,结合注释注音释义。

2. 提问讨论疑难字词。

3. 展示重要字词资料。

三。学生细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梳理鲁迅的人生经历。

1.投影表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书上标注。

2.师生共同完成电脑展示的表格。

四。讨论。

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其思想动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2.从此文可以看出,自传有什么特点?写法大致如何?

五。总结延伸。

1.展示鲁迅的《自题小像》、《自嘲》两诗。

2.展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臧克家《有的人》等材料。

六。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七。作业 :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向。

第二课时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

一、什么叫做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究型学习模式。它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提出专题。自己在预习及课外生活中,发现可行性的探究专题,或由老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探究定向。这是专题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专题探究性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要解决什么问题,探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我们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通过努力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探究计划,以确保专题探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

如: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论“三曹”的文学创作――论“三曹”的诗歌――论“三曹”诗歌的语言特色(开口太大)――论“三曹”诗歌语言特色的异同(开口太小)――试论“三曹”诗歌语言特色的异同及其成因(论成因有一定的深度,开口合适)。

2、收集资料。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探究性学习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探究性学习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学习,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它将打破传统语文学习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 的封闭性学习模式,给我们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我们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合作探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我们可以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同学之间互相争辩、互相启发。

备注:专题探究性学习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探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探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4、交流评价。经过合作探究之后,我们应该要求自己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探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论题研究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

备注: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学习质量,对于学生在探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探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探究性学习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探究的甜头。

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靠短时间的突击学习是不能奏效的。我们提倡的专题探究性学习,应着重培养自己在专题探究性学习方面的自觉性,让自己在学习教学中亲自参加探究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探究习惯,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探究的个人观念体系。

三、看看别人是怎样探究的 ?(网上浏览《21世纪我们向鲁迅学什么》)

四、我们应该怎样从中挖掘探究专题?

五、作业 布置:

1、学生利用阅读课到互联网上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把自已认为有价值的资料传送到郑裕彤中学网站的语文学科讨论区内。

建议收集以下资料:

①阅读鲁迅年谱(要关注对鲁迅影响很大的生活经历);然后谈谈你所知道的鲁迅。

②收集鲁迅的名言警句。

③收集鲁迅的诗歌:《自嘲》、《自题小像》、《惯于长夜过春时》等,通过诗歌深入了解鲁迅其人。

④了解鲁迅研究的现状。

2、在充分掌握鲁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探究方向,其他同学可以在讨论区内给同学回复或提供资料和建议。

3、综合同学给你提供的资料和建议,初步拟定你的小论文提纲。并在初二(5)班讨论区发表。

第三课时

探究性学习指导

一、复习检测:(5分钟)

1、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__有四五十亩水田,__不很愁生计。__到我十三岁时,我家__遭了一场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__被称为乞食者。我__决心回家。

A、还 并 但 结果 还 于是 B、还 但 并 忽而 竟 因此

C、还 并 但 忽而 还 于是 D、已 并 但 忽而 竟 因此

2、依照课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传记是记载人物兴趣爱好的实用文体,传记可分为两类:一是自述生平,叫“自传”;一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

②传记的内容要真实准确,不能虚构。

③鲁迅生活的时代,绍兴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做幕僚或经商。

④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在中国最先要做的是唤醒人们的觉悟,而不是医治人们的病休。

⑤鲁迅初作小说是1918年,登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第一次使用笔名“鲁迅”。

⑥鲁迅作品丰富,其中最著名的两篇小说是《呐喊》和《彷徨》。

3、一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的一段话: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请说说:

一本论文:___________

一本回忆记:____________

一本散文诗:_____________

四本短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点评学生的资料传送情况和探究方向。以学生的选题为例,指导学生怎样收集资料,怎样确定选题。(10分钟)

三、综合学生的若干个选题,由老师提出一个有一定涵盖性的专题,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并下载于语文学科讨论区,实行资源共享,全班同学合作探究老师提出的专题。(20分钟)

五、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流,帮助个别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与上一步骤同时进行,有20分钟时间)

六、课后小结:1、探究专题提纲小结。(5分钟)

2、播放自制小影片:《鲁迅的一生》(5分钟)

鲁迅自传 篇五

.《鲁迅自传》教案6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5

.《鲁迅自传》教案4

.《鲁迅自传》教案3

.《鲁迅自传》教案2

.《鲁迅自传》教案1

.《鲁迅自传》课堂教学实录

.《鲁迅自传》重难点分析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二)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一)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2篇)

鲁迅自传教案 篇六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在小学我们学习过不少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今天我们先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小学学过或课外阅读的有关鲁迅的故事组织起来,通过讲述故事说出自己对鲁迅的认识,为新课的教学设置情境)

2、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经历是复杂的,他于1930年5月写了一篇简短的自传,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鲁迅自传》。

1、学生回忆学过的《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尽可能说出对鲁迅的看法。(对讲述自己课外阅读故事的同学予以表扬)

2、学生初步感知鲁迅自传的内容

二、整体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感知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和理解情况。(学力、变故、筹办、维新、污蔑)

3、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

主要经历。

1、解读课文,从设计鲁迅先生简历人手;详细了解鲁迅的经历。(提示:小学毕业时,我们都填写过自。己的简历表,仿照那种形式,我们给鲁迅先生设计一份“简历表”,把课文中鲁迅先生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清楚)

2、再识鲁迅。引导学生作初浅分析。(提示:鲁迅先生的生活、求学、工作经历与众不同,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仔细阅读课文,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3、自由快速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4、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内容,还原语境,理解词义。

5、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积极发言,把握鲁迅的主要经历。

第一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第二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求学经历;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工作经历;第四自然段写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和著述的情况。

6、分析课文。(换个角度,让学生把自传与个人简历结合起来,达到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教学目的,练习提取有利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7、积极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如:“我”为何不肯做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一幕友或商人?“。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几个别的人指谁等等?

三、本课小节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的生活、求学、工作、著述等主要生平事迹,真切地看到了一个革命先驱者奋斗的艰难历程,并且梳理了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录个人主要经历的写法,这是自传体的一般写作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

四、板书设计参考

鲁迅自传姓名:周树人。

笔名:鲁迅。

主要经历:

1881年,生于周家1902年,日本留学,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师范任教1927年4月辞职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主要作品:《呐喊》、《朝花夕拾》、《彷徨》、《阿Q自传》

鲁迅自传 篇七

教学建议

一、结构内容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段:家庭状况。这一段介绍了出生年份及出生地点。用一句写父亲,用三个单句写母亲,在有详有略中反映了母亲对“我”有更深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离家求学的原因,先说“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接着说“寄食”不成;再说父亲病故。接二连三的打击,其结果是“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加上自己既不愿做寄食者,又“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那么只有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这里详写,是因为这是鲁迅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关头。

第2段:求学经过。这是鲁迅先生的青年时代。这期间他经历了数次人生选择。从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再到日本留学改学医学,最后是弃医从文,鲁迅先生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与良方。文章把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弃医去“提倡新文艺”写得比较具体。因为这段时期(即1902-1909年留日期间)正是鲁迅探求救国道路的关键时期,他以后用文学作为战斗武器的决定时期。

第3段:工作简历。这段写1909年到1930年20余年间的工作经历。这期间鲁迅先生几经坎坷,屡遭磨难。从杭州到绍兴,到北京,到厦门,到广东,到上海,鲁迅先生几乎踏遍了全国。虽然他的工作、职务几经变动,他自己也一直饱受打击,但他始终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待之,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精神。

第4段:写作成果。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先生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鲁迅先生精神更为振奋。从1918年起,他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从此,鲁迅先生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文中“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充分说明了他的战斗历程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详略安排

文章篇幅虽不大,但有详有略,错落有致。如第1段由于父母对其影响上有大有小,在记叙中也就有略有详。第2段略写水师学堂,只用“我又走出”四个字交代。而弃医学文一节却写得比较具体。因为弃医从文是鲁迅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三、写作特点

1、寓情于叙述中

本文以记叙为主,对亲身经历的事情一般不加评论,但却能看出作者明显的思想倾向。比如用“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先提倡新文艺”几句话表现作者的爱国思想。

2、语言简洁平实

鲁迅一生,可谓阅历丰富,成就辉煌,即使仅止于1930年,也称得上伟大了。但这篇自传,仅用800余字,就写完其不平凡的大半生。可见其简洁程度。全文没有描写,不用形容词,语言表现力却很强。再就是对所有重要事情,只叙事实,不加评论,省了大量笔墨。

四、高度概括性

鲁迅先生的大半生复杂坎坷,但这篇文章仅用千字便高度浓缩了他近50年的经历。特别是第3段,这段写1909年至1930年20余年间的工作经历,涉及时间长,地点变换多,工作、职务变动大,其中还有变动的原因,这样复杂的内容却用极洗炼、概括的语言记述下来,交代得非常清楚。

五、教学建议

学习本文可依据“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具体研习,理解人物——欣赏品味,领悟特色”这三部曲进行。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可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边读边思考: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成文的?文章分段的依据是什么?2、本文介绍了鲁迅哪些方面的情况?然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具体研习并重点了解作者写了自己哪几次人生选择,每次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其中的的弃医从文是个转折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样分析就能形成对鲁迅形象的认识,感受鲁迅的精神风采。最后从选材和语言两方面认识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自传的写法。

2.体会本文选材精要,叙述详略得当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培养概括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情感目标

学习鲁迅严肃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思想。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难点: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涵。

2.选材精当和详略得当的特点。

3.寓内心情感于平淡叙述之中的写作手法。

解决办法:

以“多彩剧场”活动表演再现清末、民国及大革命时期生活片断,使学生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有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以讨论、比较等分析方法突破选材及详略得当等写作方法这一难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组织化妆表演,表演以片断形式连缀成鲁迅的生活时代;目的在于生动地再现历史,具体感知距今已相对遥远的时代,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2.名人论坛。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事迹,除在课上交流外,需对所获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鲁迅的人格精神。此活动既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又可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口头作文——《我的自传》,以3分钟口头作文作自我介绍,意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传的写作特点,学以致用,同时也锻炼即兴语言表达能力。短时间内要表达好自己的中心意图,就需对众多生活琐事进行筛选和详略处理,这也突出了对本课重点的理解。

4.教具:旧时男女服装、录音机、自制电影背景画。

五、教学步骤

导入  新课

在我国近现代文化长空中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犀利如匕首、投枪的文字令那些为反动军阀张目的无耻文人汗颜丧胆,他对社会的准确剖析令史学家惊叹折服,他对青年的关心指引赢得革命者“同志”般的信任,他是谁?

对,他就是我们所深深敬仰的鲁迅先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多部作品,谁能来回忆一下?

(生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一件小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

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一些他的生平事迹。今天我们来学习,系统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同时也了解一下他是如何评论自己的。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传记文体取材精当,语言平实的特点。

2.了解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3.汲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整体感知

鲁迅生于1881年,逝于1936年,共走过了54个春秋,经历了无数次坎坷波折。可是,我们从本文中看不到一丝他对个人命运的慨叹惋惜,却能感受到他为祖国不惜一切、无悔奋斗的精神和谦逊平易的高尚风范。下面请同学们读书感受一下。

默读全文,按照时间线索,理清鲁迅生活经历。

(读书同时,布置电影拍摄场,绒布背景上写着“电影《鲁迅》拍摄现场”字样,第一个场景:三味书屋;第二场景:樱花树下与藤野话别;第三个场景:北京师范大学讲堂。大部分学生读完之后,表演即开始)

1.(画外音:电影《鲁迅》镜头“三味书屋”开拍。)先生端坐太师椅上严肃的授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鲁迅着补丁长袍匆忙上场,怀抱药包,先生厉声问:“怎么迟到呢?”鲁迅恭敬的回答:“去给父亲买药。”“药店早已开门怎么会晚?”“大夫说需找过冬的蟋蟀做引子,药才会起效。”“天知道那药引子对你父亲的病有什么用。”一同学大叫:“他家早穷得穿不起裤子,不是以前的少爷了,老师你干脆把他哄走吧,别丢了我们这些少爷的身份。”老师转头对这学生说:“你们同姓周,是一家人呢?”那同学洋洋得意的答:“以前是,现在可不一定了。”鲁迅已坐在桌边安静的读着书。(画外音:鲁迅幼年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2.(画外音:《鲁迅》镜头“日本仙台”开拍。樱花树下,一群留着长辫的“清国留学生”在闲逛,嘴里叫着:“大好时光去读书才是傻瓜,给国家卖命哪如自己享乐啊?”鲁迅和藤野握手话别)。

鲁迅:先生,感谢您正直、热忱的关怀。我此次告辞,怕以后不会再学医了。

藤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学医呢?(惋惜状)

鲁迅:以前想学医救国,我国的庸医害了许多如我父亲一样的人,他们只会用找不到的药引唬人,掩盖自己的无能。想要中国富强就要有好医生啊!所以来学医。可如今看来,医是救不了这儿的。(指头)那些人(指清国留学生)需要的不是肉体医生,却需要精神医生啊!

藤野:以后做些什么呢?

鲁迅:我想弃医从文,写文章唤醒国人,建立强国。

(师生紧紧握手)同说:“多保重。”(画外音:鲁迅为何“学医”为何“从文”?)

3.(画外音:《鲁迅》镜头“北师大讲堂”开拍。)

鲁迅:(激昂的说)同学们,日本人占了东三省,枪杀中国人,国府却镇压学生请愿,说什么“友邦惊诧”,真是可笑之极了。

生问:先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鲁迅:我们是不会被吓倒的,我要用我的笔来声讨,有人到政府去告我,要政府追捕我,怕我说话,我却一定要讲,正义是杀不绝的,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生热烈鼓掌)

表演结束。(画外音:鲁迅被追捕迫害,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三段表演之后,学生对鲁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经历的前因后果有了形象、直观的印象。幻灯打出画外音所问题目,掌握文章结构,以学生讨论做答的形式,归纳出:

文章共有两大部分:第1~3自然段叙述生平经历,第4自然段集中介绍1929年以前的写作成果,其中第一部分又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幼年家境、求学经历和工作坎坷,结构非常清晰明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将全班分成三大讨论小组,分别针对前三段讨论思考问题,并推举代表作答。

第—段:(1)鲁迅幼年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鲁迅母亲为什么送他外出求学,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事?  (3)可否把“破折号”后的一句去掉?

第二段:(1)鲁迅有哪些求学经历?(2)他为什么“求医”,后又为什么“从文”,这说明了什么?  (3)这些经历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第三段:(1)鲁迅工作为什么经常变动?(2)作者对自己的坎坷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1)鲁迅幼年由富家公子沦为“乞食者”,因为“家中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和“父亲又生了重病,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淡、世态炎凉。(2)鲁迅宁愿流离他乡也不愿做幕友和商人,反映了他反抗封建束缚,自强自立,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破折号后的语句正是用于表现作者这种心理,详略处理得当,决不可省略。(3)鲁迅在国内上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一是因为这两所学校免交学费,解决当时经济困难,二是这些是“新学”,有自强救国的希望。后留学日本先学医,目的是学医救国,后从文,是因为看到光救治中国人的肉体不能拯救民族,还要用“新文艺”唤醒人们的灵魂。由这些经历可以看到,鲁迅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为民救国的赤子。(4)作者详写了“学医”和“从文”,突出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前两次经历,则较为简略。(5)工作以后,鲁迅从浙江杭州到绍兴,又从北京转到厦门、广州,最后定于上海。由普通中学教员到教务长、教育部员、大学教授,每一次波折都因为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国主义列强罪行而受到排挤、迫害。而这些也正是他为人民奔波,同敌人作战的写照,是当时旧政府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反映。(6)作者对自己的奔波表现的极为平淡,用词为“走出”“又走出”“被拒绝”“到底被拒绝”,较详叙述的只是从北京到厦门的一次,这表明鲁迅对个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对反动政府的迫害则不屑置辩,不以为然。由此可见,在文章朴实平缓的语言之中,包含了作者对民族、国家的挚爱,也有对反动者的气愤与不耻,结合历史背景,则可读得清清楚楚。

归纳总结:这篇自传中,鲁迅概括地介绍了自己50年的经历。生活细节浩繁无数,作者选择了最能体现自己反抗压迫,追求进步,爱国爱民,奋斗不息的典型事件叙述,并特别注重对重要事件及其原委的清楚交代,既符合自传特点,又能突出主旨。只有对事情的全部过程了解得全面深刻,对事物的概括才能精当恰切,鲁迅正是如此。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共同归纳鲁迅先生有哪些作品,思考:先生对自己的作品是如何介绍的,说明什么?

作品有小说《呐喊》《彷徨》,一本译文,一本散文诗,一本散文集(即回忆集),四本短评,两本专业论著。

先生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提到“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其实,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这种写法,恰恰表现了他谦逊质朴的人品。这也恰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效仿的,做出一点点成绩不应自夸、炫耀、自大自满,只有不断谦心努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总结、扩展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我们召开“鲁迅研究会”,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在同学的交流之中,老师串插交流以下材料:

(1)1903年,鲁迅在照片背后,写下一首《自题小像》的诗,送给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里,鲁迅表示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和忧思,流露了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出他的某种寂寞的心情,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这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全诗采用各种形象化手法,熔铸成慷慨悲歌的风格,显现一位忧国忧民、看不到人民力量而又不堪孤寂、求索奋斗的青年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2)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集中地体现在他所作的旧体诗《自嘲》里。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招饮于聚丰园,同席有柳亚子夫妇等人。这一天,鲁迅和大家谈笑风生。“因为看到许广平在旁边,郁达夫就打趣地说:‘大先生,你的华盖运可以脱了吧?’这时大伙的目光都集向许广平。鲁迅听了哈哈大笑,连拿纸烟的手也因畅怀的笑而颤抖起来”。郁达夫又关心地说: “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即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作答。郁达夫还开玩笑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席散以后,鲁迅应柳亚子之请,于10月12日,为他书一条幅,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

运交华盖意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鲁迅旧体诗中最为人称颂的一首。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自己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定,顽强应战,表现出“为敌为我,了了分明”的阶级爱憎,和“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格。虽然如此,但这首诗的感情还是十分深沉的。有一次,鲁迅把诗的意思讲给内山完造听,听的人哭了,鲁迅也哭了。因为他处在八面攻击之中,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中国人民的将来,他怎能不悲愤,不落泪!?这首诗充分体现鲁迅一生高贵的革命品质,因而得到崇高的评价。

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人郭沫若也十分赞赏这两句诗,指出它“虽寥寥十四字,对方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俱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团结与斗争俱足的精神,也表现在对待自己人和朋友的批评上。他指责错误倾向,经常十分尖锐、深刻。他不习惯于给人搔痒,使他十分舒服,而是喜欢大喝一声,让人出一身汗,以收治病救人之效。这同他以前对农民的“怒其不争”的态度,有其相似之处。这个“怒”字,是“恨铁不成钢”,是鲁迅赤热心肠的写照,表现出他对于错误的不留情面的态度。有些人以为一“怒”,对方就该是敌人,这是不对的。如果不是出于误解,就是有意曲解。

(五)布置作业

1.讨论小组共同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注意时间和事件的对应。(课后完成)

2.课上思考回答课后练习第二题。

答案:鲁迅原想通过学医救治中国人,效仿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医学发展促进中国国家富强。后来看到医学只能救中国人的肉体,却不能唤醒人们的灵魂,不能救国,所以改学文学,要用笔写文章来宣传进步思想,激发民族精神,挽救中国,这说明鲁迅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

3.课后练习第三题讨论完成。

答案:1.破折号是解释作用。鲁迅用此表明自己不愿置身于封建糟粕之中,自强自立,追求进步。

2.加点字看似平淡,实则包含了鲁迅对旧政府黑暗的不耻和对旧社会不容人才的愤懑,也表明他不愿与落后势力同流合污的气节。

3.轻描淡写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屑理会。

4.两个“不好”语义、语气不相同,上一句“不好”是对当时社会反动文人的嘲讽,本句的“不好”则是鲁迅先生谦逊的显示。

六、参考资料

1.绍兴光复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即将进入绍兴,绍兴城里,人心浮动,恐惧异常,一片混乱。鲁迅在这时便自觉召集全校师生,手执长刀上街游行,进行演讲。人们以为是革命军来了,表示欢迎,此即称为“绍兴光复”。

2.所谓“有几个学者”

1926年,北京爱国学生请愿,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乘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指出,这是“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在此期间,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扮演了可耻的帮凶角色,“有几个学者”即指他们,具体地说,也就是恶毒诬蔑学生爱国行动的帮闲文人陈西滢等人。

3.有关背景

鲁迅的童年是在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中度过的。他原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仕途充满了坎坷。父亲周伯宜,长年卧病在家。母亲鲁瑞是乡下人,思想比较开通。继祖母蒋氏是一个幽默诙谐的老人。每逢夏夜,她常常坐在堂前的桂花树下,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向躺在小板桌上纳凉的长孙讲述美妙动听的民间故事,使鲁迅从小就领略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善良淳朴的保姆长妈妈,替鲁迅买到了一部他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这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然而,骤然而来的风雨打破了这个小康之家的短暂的安宁。十三岁那年,鲁迅的家庭遭遇到一场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被捕,在杭州府狱整整关押了七年。每年秋后,官府都趁机勒索。鲁迅家中仅有的四五十亩水田卖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当度日。病情加剧的父亲又为庸医所误,终于在三十六岁那年去世。

在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少年鲁迅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环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对熟识的绅士阶级产生了极度的憎恶;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的机会。混进“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气,成为鲁迅后来的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这段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不仅使鲁迅养成了农民化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农家的炒饭,爱听深夜的犬吠;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开始跟劳苦大众建立了巩固的精神联系。这对他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以及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自从祖父下狱以后,鲁迅较长时间到乡下避难,对农村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跟泥土一样浑厚、淳朴的田夫野老身上,他得到了从称他为“乞食者”的亲戚本家那里所得不到的慰藉和温暖。而劳苦大众“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的非人生活,又激起了他改革进取的强烈愿望。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思想家赫尔岑,曾经把那些出身于名门贵族而反抗沙皇统治和农奴制度的“十二月党人”比喻为“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作为绅士阶级逆子贰臣的鲁迅,也正是兽乳哺育的英雄。不过,作为贵族革命家的“十二月党人”因为脱离人民而惨遭失败。而鲁迅却在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之后,最终投入了他的乳母——人民的温暖的怀抱,成为人民的忠诚的儿子。

是作者在1930年5月依据《自叙传略》增补修订而成的,这个时期的鲁迅,已广泛地接触了马列思想,经过严肃的思考和严格的自我解剖,终于相信惟有无产者才有将来。他积极参加了革命的政治团体和文艺团体,即“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从一个英勇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鲁迅自传 篇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自传的写法。

2.体会本文选材精要,叙述详略得当的特点。

3.学习鲁迅严肃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思想。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难点: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涵。

2.选材精当和详略得当的特点。

3.寓内心情感于平淡叙述之中的写作手法。

解决办法:

以“多彩剧场”活动表演再现清末、民国及大革命时期生活片断,使学生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有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以讨论、比较等分析方法突破选材及详略得当等写作方法这一难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组织化妆表演,表演以片断形式连缀成鲁迅的生活时代;目的在于生动地再现历史,具体感知距今已相对遥远的时代,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2.名人论坛。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事迹,除在课上交流外,需对所获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鲁迅的人格精神。此活动既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又可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口头作文——《我的自传》,以3分钟口头作文作自我介绍,意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传的写作特点,学以致用,同时也锻炼即兴语言表达能力。短时间内要表达好自己的中心意图,就需对众多生活琐事进行筛选和详略处理,这也突出了对本课重点的理解。

4.教具:旧时男女服装、录音机、自制电影背景画。

五、教学步骤

导入  新课

在我国近现代文化长空中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犀利如匕首、投枪的文字令那些为反动军阀张目的无耻文人汗颜丧胆,他对社会的准确剖析令史学家惊叹折服,他对青年的关心指引赢得革命者“同志”般的信任,他是谁?

对,他就是我们所深深敬仰的鲁迅先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多部作品,谁能来回忆一下?

(生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一件小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

同时,我们也大致了解一些他的生平事迹。今天我们来学习,系统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同时也了解一下他是如何评论自己的。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传记文体取材精当,语言平实的特点。

2.了解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3.汲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整体感知

鲁迅生于1881年,逝于1936年,共走过了54个春秋,经历了无数次坎坷波折。可是,我们从本文中看不到一丝他对个人命运的慨叹惋惜,却能感受到他为祖国不惜一切、无悔奋斗的精神和谦逊平易的高尚风范。下面请同学们读书感受一下。

默读全文,按照时间线索,理清鲁迅生活经历。

(读书同时,布置电影拍摄场,绒布背景上写着“电影《鲁迅》拍摄现场”字样,第一个场景:三味书屋;第二场景:樱花树下与藤野话别;第三个场景:北京师范大学讲堂。大部分学生读完之后,表演即开始)

1.(画外音:电影《鲁迅》镜头“三味书屋”开拍。)先生端坐太师椅上严肃的授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鲁迅着补丁长袍匆忙上场,怀抱药包,先生厉声问:“怎么迟到呢?”鲁迅恭敬的回答:“去给父亲买药。”“药店早已开门怎么会晚?”“大夫说需找过冬的蟋蟀做引子,药才会起效。”“天知道那药引子对你父亲的病有什么用。”一同学大叫:“他家早穷得穿不起裤子,不是以前的少爷了,老师你干脆把他哄走吧,别丢了我们这些少爷的身份。”老师转头对这学生说:“你们同姓周,是一家人呢?”那同学洋洋得意的答:“以前是,现在可不一定了。”鲁迅已坐在桌边安静的读着书。(画外音:鲁迅幼年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2.(画外音:《鲁迅》镜头“日本仙台”开拍。樱花树下,一群留着长辫的“清国留学生”在闲逛,嘴里叫着:“大好时光去读书才是傻瓜,给国家卖命哪如自己享乐啊?”鲁迅和藤野握手话别)。

鲁迅:先生,感谢您正直、热忱的关怀。我此次告辞,怕以后不会再学医了。

藤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学医呢?(惋惜状)

鲁迅:以前想学医救国,我国的庸医害了许多如我父亲一样的人,他们只会用找不到的药引唬人,掩盖自己的无能。想要中国富强就要有好医生啊!所以来学医。可如今看来,医是救不了这儿的。(指头)那些人(指清国留学生)需要的不是肉体医生,却需要精神医生啊!

藤野:以后做些什么呢?

鲁迅:我想弃医从文,写文章唤醒国人,建立强国。

(师生紧紧握手)同说:“多保重。”(画外音:鲁迅为何“学医”为何“从文”?)

3.(画外音:《鲁迅》镜头“北师大讲堂”开拍。)

鲁迅:(激昂的说)同学们,日本人占了东三省,枪杀中国人,国府却镇压学生请愿,说什么“友邦惊诧”,真是可笑之极了。

生问:先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鲁迅:我们是不会被吓倒的,我要用我的笔来声讨,有人到政府去告我,要政府追捕我,怕我说话,我却一定要讲,正义是杀不绝的,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生热烈鼓掌)

表演结束。(画外音:鲁迅被追捕迫害,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三段表演之后,学生对鲁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经历的前因后果有了形象、直观的印象。幻灯打出画外音所问题目,掌握文章结构,以学生讨论做答的形式,归纳出:

文章共有两大部分:第1~3自然段叙述生平经历,第4自然段集中介绍1929年以前的写作成果,其中第一部分又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幼年家境、求学经历和工作坎坷,结构非常清晰明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将全班分成三大讨论小组,分别针对前三段讨论思考问题,并推举代表作答。

第—段:(1)鲁迅幼年家庭生活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鲁迅母亲为什么送他外出求学,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事? (3)可否把“破折号”后的一句去掉?

第二段:(1)鲁迅有哪些求学经历?(2)他为什么“求医”,后又为什么“从文”,这说明了什么? (3)这些经历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第三段:(1)鲁迅工作为什么经常变动?(2)作者对自己的坎坷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1)鲁迅幼年由富家公子沦为“乞食者”,因为“家中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和“父亲又生了重病,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淡、世态炎凉。(2)鲁迅宁愿流离他乡也不愿做幕友和商人,反映了他反抗封建束缚,自强自立,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破折号后的语句正是用于表现作者这种心理,详略处理得当,决不可省略。(3)鲁迅在国内上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一是因为这两所学校免交学费,解决当时经济困难,二是这些是“新学”,有自强救国的希望。后留学日本先学医,目的是学医救国,后从文,是因为看到光救治中国人的肉体不能拯救民族,还要用“新文艺”唤醒人们的灵魂。由这些经历可以看到,鲁迅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为民救国的赤子。(4)作者详写了“学医”和“从文”,突出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前两次经历,则较为简略。(5)工作以后,鲁迅从浙江杭州到绍兴,又从北京转到厦门、广州,最后定于上海。由普通中学教员到教务长、教育部员、大学教授,每一次波折都因为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国主义列强罪行而受到排挤、迫害。而这些也正是他为人民奔波,同敌人作战的写照,是当时旧政府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反映。(6)作者对自己的奔波表现的极为平淡,用词为“走出”“又走出”“被拒绝”“到底被拒绝”,较详叙述的只是从北京到厦门的一次,这表明鲁迅对个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对反动政府的迫害则不屑置辩,不以为然。由此可见,在文章朴实平缓的语言之中,包含了作者对民族、国家的挚爱,也有对反动者的气愤与不耻,结合历史背景,则可读得清清楚楚。

归纳总结:这篇自传中,鲁迅概括地介绍了自己50年的经历。生活细节浩繁无数,作者选择了最能体现自己反抗压迫,追求进步,爱国爱民,奋斗不息的典型事件叙述,并特别注重对重要事件及其原委的清楚交代,既符合自传特点,又能突出主旨。只有对事情的全部过程了解得全面深刻,对事物的概括才能精当恰切,鲁迅正是如此。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共同归纳鲁迅先生有哪些作品,思考:先生对自己的作品是如何介绍的,说明什么?

作品有小说《呐喊》《彷徨》,一本译文,一本散文诗,一本散文集(即回忆集),四本短评,两本专业论著。

先生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提到“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其实,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这种写法,恰恰表现了他谦逊质朴的人品。这也恰是同学们应该学习效仿的,做出一点点成绩不应自夸、炫耀、自大自满,只有不断谦心努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总结、扩展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我们召开“鲁迅研究会”,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在同学的交流之中,老师串插交流以下材料:

(1)1903年,鲁迅在照片背后,写下一首《自题小像》的诗,送给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在这里,鲁迅表示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和忧思,流露了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出他的某种寂寞的心情,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这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全诗采用各种形象化手法,熔铸成慷慨悲歌的风格,显现一位忧国忧民、看不到人民力量而又不堪孤寂、求索奋斗的青年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2)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集中地体现在他所作的旧体诗《自嘲》里。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招饮于聚丰园,同席有柳亚子夫妇等人。这一天,鲁迅和大家谈笑风生。“因为看到许广平在旁边,郁达夫就打趣地说:‘大先生,你的华盖运可以脱了吧?’这时大伙的目光都集向许广平。鲁迅听了哈哈大笑,连拿纸烟的手也因畅怀的笑而颤抖起来”。郁达夫又关心地说: “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即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作答。郁达夫还开玩笑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席散以后,鲁迅应柳亚子之请,于10月12日,为他书一条幅,就是这首著名的七律:

运交华盖意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鲁迅旧体诗中最为人称颂的一首。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自己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的艰难处境,但他从容镇定,顽强应战,表现出“为敌为我,了了分明”的阶级爱憎,和“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战斗风格。虽然如此,但这首诗的感情还是十分深沉的。有一次,鲁迅把诗的意思讲给内山完造听,听的人哭了,鲁迅也哭了。因为他处在八面攻击之中,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中国人民的将来,他怎能不悲愤,不落泪!?这首诗充分体现鲁迅一生高贵的革命品质,因而得到崇高的评价。

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人郭沫若也十分赞赏这两句诗,指出它“虽寥寥十四字,对方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俱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团结与斗争俱足的精神,也表现在对待自己人和朋友的批评上。他指责错误倾向,经常十分尖锐、深刻。他不习惯于给人搔痒,使他十分舒服,而是喜欢大喝一声,让人出一身汗,以收治病救人之效。这同他以前对农民的“怒其不争”的态度,有其相似之处。这个“怒”字,是“恨铁不成钢”,是鲁迅赤热心肠的写照,表现出他对于错误的不留情面的态度。有些人以为一“怒”,对方就该是敌人,这是不对的。如果不是出于误解,就是有意曲解。

(五)布置作业

1.讨论小组共同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注意时间和事件的对应。(课后完成)

2.课上思考回答课后练习第二题。

答案:鲁迅原想通过学医救治中国人,效仿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医学发展促进中国国家富强。后来看到医学只能救中国人的肉体,却不能唤醒人们的灵魂,不能救国,所以改学文学,要用笔写文章来宣传进步思想,激发民族精神,挽救中国,这说明鲁迅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

3.课后练习第三题讨论完成。

答案:1.破折号是解释作用。鲁迅用此表明自己不愿置身于封建糟粕之中,自强自立,追求进步。

2.加点字看似平淡,实则包含了鲁迅对旧政府黑暗的不耻和对旧社会不容人才的愤懑,也表明他不愿与落后势力同流合污的气节。

3.轻描淡写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屑理会。

4.两个“不好”语义、语气不相同,上一句“不好”是对当时社会反动文人的嘲讽,本句的“不好”则是鲁迅先生谦逊的显示。

(六)板书设计

六、参考资料

1.绍兴光复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即将进入绍兴,绍兴城里,人心浮动,恐惧异常,一片混乱。鲁迅在这时便自觉召集全校师生,手执长刀上街游行,进行演讲。人们以为是革命军来了,表示欢迎,此即称为“绍兴光复”。

2.所谓“有几个学者”

1926年,北京爱国学生请愿,抗议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乘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指出,这是“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在此期间,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扮演了可耻的帮凶角色,“有几个学者”即指他们,具体地说,也就是恶毒诬蔑学生爱国行动的帮闲文人陈西滢等人。

3.有关背景

鲁迅的童年是在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中度过的。他原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仕途充满了坎坷。父亲周伯宜,长年卧病在家。母亲鲁瑞是乡下人,思想比较开通。继祖母蒋氏是一个幽默诙谐的老人。每逢夏夜,她常常坐在堂前的桂花树下,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向躺在小板桌上纳凉的长孙讲述美妙动听的民间故事,使鲁迅从小就领略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善良淳朴的保姆长妈妈,替鲁迅买到了一部他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这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然而,骤然而来的风雨打破了这个小康之家的短暂的安宁。十三岁那年,鲁迅的家庭遭遇到一场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被捕,在杭州府狱整整关押了七年。每年秋后,官府都趁机勒索。鲁迅家中仅有的四五十亩水田卖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当度日。病情加剧的父亲又为庸医所误,终于在三十六岁那年去世。

在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少年鲁迅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环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对熟识的绅士阶级产生了极度的憎恶;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的机会。混进“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气,成为鲁迅后来的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这段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不仅使鲁迅养成了农民化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农家的炒饭,爱听深夜的犬吠;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开始跟劳苦大众建立了巩固的精神联系。这对他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以及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自从祖父下狱以后,鲁迅较长时间到乡下避难,对农村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跟泥土一样浑厚、淳朴的田夫野老身上,他得到了从称他为“乞食者”的亲戚本家那里所得不到的慰藉和温暖。而劳苦大众“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的非人生活,又激起了他改革进取的强烈愿望。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思想家赫尔岑,曾经把那些出身于名门贵族而反抗沙皇统治和农奴制度的“十二月党人”比喻为“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作为绅士阶级逆子贰臣的鲁迅,也正是兽乳哺育的英雄。不过,作为贵族革命家的“十二月党人”因为脱离人民而惨遭失败。而鲁迅却在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之后,最终投入了他的乳母——人民的温暖的怀抱,成为人民的忠诚的儿子。

是作者在1930年5月依据《自叙传略》增补修订而成的,这个时期的鲁迅,已广泛地接触了马列思想,经过严肃的思考和严格的自我解剖,终于相信惟有无产者才有将来。他积极参加了革命的政治团体和文艺团体,即“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从一个英勇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鲁迅自传 篇九

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

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

教学要点

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

2.解读鲁迅精神。

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

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

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 的小传。

(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 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 不 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 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l)初读课文(读全篇)。

①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

②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历;

4段写著述概况。

③提问: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

(这样安排程序,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 (2)再读课文(读第2、3段)。

①要求:依次给这两段中的活动经历编上序号;记下这些经历。

18岁――29岁

在南京1 水师学堂学洋务   2 在日本3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

4回东京从事文学活动5

29岁作传时回国后6杭州两师范

7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8做校长

9南京做部员

l0做部员兼讲师

11夏门大学 做教授

12 做教授

13定居

③集体检查项表结果。

(第2、3两段是文章重心所在,包含的经历丰富复杂。通过上述操作,学生对这些经历的记忆得以强化,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务实基础。)

2具体研习,理解人物。

①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出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些经历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

(过渡,使上下环节连贯;提出下阶段的大目标,使学生不过失方向。)

②要求。a.以课后练习二和三中的第1小题引路,参照课文注释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两个片断,即写不肯做幕友和商人与弃医从文经过的片断,思考习题中提出的问题。b.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练习二及统习三中的第1小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答案,并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c.请一个小组的代表口头回答,让其他有异议的小组代表发言(没有则罢)。

③学生自读揣摩及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堂,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就事情的背景、过程及细节等方面作一些补充介绍。待小组代表答题结束,教师给予简评,纠偏救失。

(如此可抓住重中之重,凸现人物精神面貌;研习课文,落实课后练习,收到增效减负的效果;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既兼顾全体,又不会失控;提供咨询服务,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及时排解困惑。)

④ 简述: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认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 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 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历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 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与反动派警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学们一时还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逐渐了 解。

(研习先聚焦后发仪,辐射整体,做到了点面结合,能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⑤研读第4段。a.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b.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 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 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让学生在认识第4段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认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3.欣赏品味,领悟特色。

①简述:常言道,文如其人。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样精彩。本文堪称自传的典范:区区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动,篇幅虽小,容量很大;语言简省,又略中有详,恰到好处。此外,本文的语言平实中又不乏含蓄幽默。

②要求:阅读课后统习三中的第3、4题,结合语境,体会第3题中“学者”“说我不好”等词句的味道,再比较一下第4题中的“不好”

与第3题中的“不好”有什么不同,相互交流体会。明确:a.第3题:将那种欲量我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能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也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不无调侃嘲弄之味。b.第再题: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坏”,用在句中有轻蔑的语气;本句中的‘“不好”则是自谦之辞。

4.课堂小结,整理收藏。

本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著作概况,进一步认识了鲁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贡献的伟大,这将会使我们终生受益。再则,课文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小传范冽,从中,同学们了解了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对今后的写作应该有所帮助。

(呼应开头,梳理纲目,加深印象,以便学生收藏学习所得。)

四、布置作业

作业:1.为自己写一篇小传。字数在700字左右。

2.《鲁迅自传》是1930年写的,他要是在去逝前不久又为自己写小传,可能还要写到哪些内容?

教学后记:

本 节课,我主要以“阅读——谈感想”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探讨,将各自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写在纸上,互相交流和讨 论,进而深入把握文本,理解人物主要经历的改变中思想的变化,加深对人物高贵品质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在对问题的研究时,激烈的争议,兴趣盎然的探讨,思维 火花的碰撞,充分展示了他们学语文的热情和激情,这是我们渴望看到的。

其次,课堂上学生敢于说真话,吐真言,表明个人不同于别人的见解,这正是有灵性思维头脑的学生积极学习的表现。阅读与表达紧密相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所有人思维都在快速地运转,这是因为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总之,课上学生积极动脑思维,流利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充分展示了他们灵性的思维头脑和火热的学习激情,这样的语文课,我想,有气氛,有思考。

鲁迅自传 篇十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鲁迅自传》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鲁迅自传》阅读原文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鲁迅自传》阅读题目

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鲁迅自传》阅读答案

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

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3.含蓄地交待了1920xx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本质,不愿在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鲁迅自传》,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