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平均数教案(优秀10篇)

时间:2023-07-15 07:54:35 | 来源:啦啦作文网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10篇《三年级平均数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教学难点: 篇一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学情分析: 篇二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用来操作的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争论

师:今天的数学学习咱们从一个故事说起,话说一个老猴子在桃树上摘了12个桃子,回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子分桃子给他们,猴一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问:对于老猴子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不公平师:为何不公平?板:不一样多

师:如果我们用小圆片代替桃子贴图:7、4、1个圆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个数一样多?

方法:移多补少。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引出计算方法:(7+4+1)÷3=4(个)

小结:同学们挺聪明的,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研究它的意义。

板书:平均数

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的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男女生之间发生的一场争执,五(2)班男子篮球队,要替换一名队员,7号和8号都要求参加,争执不下,为了在关键时候找准队员,老师找出了它们俩在一场小组赛中的成绩统计:

第1场第2场第3场第4场第5场

791113

8713128

师:观察统计表,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帮老师作出决定吗?派谁上场?

讨论交流:

生1:比总分。生2:场次多的。

引出:比总分和场次均不公平师:比什么呢?生:比平均每场得分。

总结:由于场次不同,不能比总分,就像刚才说的,比两个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也就是它们各自得分的平均数比较合理。

2、动手操作,求两个队员的平均每场的得分

(1)在小组长带领下,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移一移,或用其它更简捷方法,求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

(2)展示交流方法

生:我们用移动小圆片的方法,求出了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分,从第4场拿出来2个小圆片补给第一场,这样每场得分就一样多了。

师:通过移动学具方法,你们得出了7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移动一次,就求出了7号得分的平均数,这个办法简捷清楚,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

生:为什么要把第4场得分移动起来补给第一场呢?

生:把多的补给少的,就能使他们结果趋于一致。

师:不仅操作好,说得也好,大家知道吗?你们刚才运用的就是咱们数学上用来研究平均数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课件:动态演示一次。

方法二:计算方法

师:我刚才看到有不少同学有纸笔在写,谁用计算方法了?

板书:(9+11+13)÷3=11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

师:在这个过程中先把多的和少的合在一块,再平均分成3份,这样能使每份一样多吗?是多少?这和我们刚才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3、自主探索,求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一求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展示)

方法二:计算方法(7+13+12+8)÷4=10(分)

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现在能帮五(2)班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师:解决两个队员平均得分时,我们都用到了计算方法,这两个计算方法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先求总分,再求平均每场得分。

引出:求平均数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小结: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移多补少还是计算方法,我想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如果数据小,可用移多补少,如果数据较大,可以用计算方法。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10”是8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11”是7号运动员哪场比赛得分?

生:不是哪一场得分,而是将它的得分平均之后的得分。

师:好极了,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而是我们经过移多补少或者是合再均分之后,算出的一个理想的数。

师:仔细观察,将10、11与它们原来每组数据中的数比较一下,你会有什么独特发现?(课件演示)

引出:平均数介于最大和最小数之间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你能勇敢闯关吗?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平均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生交流,师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平均数

(5+4+7+5+9)÷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0÷5

=6(个)

答: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课后反思:

平均数 篇五

教学内容:p92-94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其中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材选择一个小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分两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层次先放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第二层次则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交流。在第二层次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直观地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中既安排了巩固求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练习,也安排了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的游戏吗?(boys and qirls, have you ever play games like this ,look…)2、谈话:看,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光盘出示)3、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what do you know in the picture?)和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相机板书:(tell your partner)who want to say? tell us please .男生:6+9+7+6=28(个)女生:10+4+7+5+4=30(个)4、提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男生套中28个,女生套中3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女生中有人最多套中10个。是不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are you agree? is it fair?指名回答,追问:那怎样比才公平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please share your method with your partner,ok?)(要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2、提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小组再讨论,(first, you can discuss in your group; then you can share your method with your partner.)交流:please tell us your method.(1)移多补少法。提问:怎么移?移动以后的每人7个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2)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法。(板书:28/4=7(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除以4?3、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套中7个?4、提问:观察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每人套中的个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5、那你能根据这个规律来猜猜看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指名回答。can you guess?谁猜得最准确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who is right? how do you know?板书:30/5=6追问:为什么除以5?6、提问:现在你知道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7、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准确地知道了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学以致用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三筒铅笔。谈话: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几枝铅笔吗?先分别数数。提问:怎样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同桌讨论,指名回答。谈话:这两种方法都能得出平均数,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校对讨论:平均数“18”和每根丝带的长度有什么关系?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光盘出示题目。在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4、做“想想做做”第4题。(1)仔细观察统计图,互相说说你知道些什么。(2)指名回答问题(1)。(3)把第(2)个问题解答在练习本上。(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平均数你对平均数有什么看法?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2、(手指一组同学)提问:要想知道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指名回答。请同学们课后去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在小组里交流并求出你们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 篇六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计算 .

2.教学难点:的简化计算 .

3.教学疑点: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

2.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 读作“x拨” .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 .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

3.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 .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 .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 .(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 .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 .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

2.求n个数据的的公式① .

3.的简化计算公式② .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的方法 .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

九、板书设计

第 1 2 页

《平均数》 教案 篇七

一、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统计表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

预设

生1: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作统计表。

生2:统计表一般包括名称、项目、数量、单位等基本信息。

生3:统计表也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生4:制作步骤:一是收集整理数据;二是设计表格;三是填写数据。

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接触过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复习一下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

二、回顾与整理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小结并板书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分类。

提问: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几类?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

预设

生1:条形统计图按照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

生2:条形统计图按照实际需要可以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3、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提问:同学们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2)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

预设

生1:注意直条的宽窄应一致。

生2:要注意单位长度。

生3:还要注意美观。

生4:应先在格子图上画出纵轴和横轴,并分别标上名称。

生5:还应在横轴上确定直条的间隔,在纵轴上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生6:如果是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同类别要用不同的颜色或形式的直条加以区分,便于比较。

生7:还要写统计图的名称、日期、单位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结合下面提供的数据信息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方格纸上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数据信息:希望小学和光明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

(4)学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后在全班展示,并说出自己的绘制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①根据纸张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②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③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和计量单位。

④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组数据。

⑤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和图例。

平均数 篇八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内容   第43页例2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  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二、指导练习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教学过程: 篇九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

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 ,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

(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

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

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

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

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

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

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从8本书里拿出1个放在第二层4本书里,再从第一层拿出2本书放在第三层书里,这样他们每层就一样多了。

师:现在每层有几本书了?

生:现在每层有5本书了。

师:5就是8、4、3的什么数?

生:5就是8、4、3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把三层书合起来,在平均分成3层。

师:你能有算式表示表示出来吗?

生:(8+4+3)÷3=5(本)(师板书)

师:8+4+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

(1) 找2-3人来汇报。

(2) 把这个算是各部分表示什么?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2、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统计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小红收集了47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了25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跟我们今天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怎样求出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汇报:

生:(47+33+25+35)÷4

=(80+60)÷4

=140÷4

=3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观察这个算式,哪部分体现了合?哪部分体现了分?哪个数是平均数?

生:47+33+25+35体现了合, ÷4体现了分, 35是平均数。

师:35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生:35是47、33、25、35平均数。

师: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吗?

师:你们怎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数太大不好操作。

师:好,老师把这种方法放到了上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放,学生体验一本一本的移比较麻烦)。

师小结:看起来,真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不方便。我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

(2)师:老师把平均数也放到了统计图中,请你用这个平均数与这四位同学实际的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小组交流)

生:小红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小兰和小亮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少;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平均数同样多。

师:它是每个人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生:不是。

师:它只是反应了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平均数有了较深的认识,那我要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生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那么。。。。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小马过河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河边有个告示牌:平均水深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比平均水深要高,一定能安全过河。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马能安全过河吗?和你的同伴讨论讨论。

学生们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小马能否安全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了你们的分析,一定会谨慎从事的,谢谢同学们。

3、在一次采摘活动中,小明摘了52个苹果,小刚摘了56个苹果,小红和小兰共摘了84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列 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三年级平均数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