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研究论文【9篇】

时间:2023-07-18 16:50:40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小学德育论文 篇一

小学德育论文1900字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二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只有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正文: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影下,教学质量是显性的效益,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重智育、轻小学德育教育的现实。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与督查体系,督导流于形式,评价缺乏依据。在学校层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人员保障,教育的实效性与学生复杂多元的思想状态和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学生个人品德和心理问题所次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和师生矛盾也比较突出。在独生子女时代,学生心理发展正呈现着一种独特的群体特征,面对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社会主流价值观得到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培育良好的心态、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二、正确把握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孟子说,“心庄则体舒”,“尊德乐义,可以嚣嚣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认同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小学德育教育产生内化功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构成,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种方式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转变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和内化作用,运用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等心理辅导方法,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不断了解学生个性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才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导向作用。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思想和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学生会以心理失衡的状态出现,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心理问题,它往往与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提高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他们的态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要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身心潜能,促进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在小学德育教育方法中,也要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使他们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自己选择、判断、领悟和调适,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一要整合教师资源。要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个教师掌握基本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心理学常识,确保各学科教师既能胜任学科教学,胜任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成为学校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中自觉渗透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整合课程资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几场体验活动和辅导报告,必须渗透到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新课程实施以后,各科教材中都蕴藏不少的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情景,教师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积极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二

一、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出一个讲道德的人。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学会公民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民的爱国主义,另一个方面是集体主义。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未来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将学生自己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和集体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在集体实践中,进而树立起一切为集体的责任感,构建和谐团结的氛围,提升集体凝聚力。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

2.1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小学教学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教育进行综合有效的整合。

(1)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需要对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在教学中更好的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然后文章写作中运用出来,在进行必要的分析。让学生的德育和智育进行有机结合。

(2)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树立起榜样,然后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德育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树立起榜样,是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品质等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学生构筑起优秀人物,学习文章时,帮助学生树立起真实的体验,逐步的提高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

2.2通过教材的词句来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感,让学生表达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品质。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前对相关文章的品质进行人格品质这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伟大的文学家以前指出过,从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思想。鲁迅也说过,一个人优秀的品格是进行写作的首要条件之一,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一篇较好的文章,一方面需要作者具备相应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人格品质是核心因素之一。小学教师在进行命题以前,需要细心的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观察,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上、思想上的真实情况,激发出学生写作的激情,而不是在哪里胡编乱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让学生在接触自然后写作有有感而发,不断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创作热情,逐步提高其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激发学生对祖国土地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怀,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健全的人格。此外,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的习惯,表达自己较为真实的感情色彩,在学生中构筑起一种实事求是的这么一种优秀品质,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时,逐渐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其中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渗入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在写作中逐步构建起爱国情怀等。

2.3通过分析课文来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文教学中逐步渗入德育教学是当前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特殊方法和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挖掘出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将这些德育内容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将德育内容和一般的知识讲解分离开来,让学生在接受了美妙课文的学习以后,会对德育内容有所了解和有所接受,逐步培养起学生优秀的德育品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差不多的穿插得有德育内容,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以前,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关的生活习惯,将文章中的德育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将课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了上述内容,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领会课文中的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以后,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让课文逐步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总结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逐步的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逐渐构筑起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自己的修养,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教学是推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小学德育论文 篇三

3月预备党员思想汇?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的两会中人

民代表大会经济是一个热门。

我于5月至8月,在中国上海市闸北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挂任天目

西路街道办。

硕士研究生党员自传 党校学习体会 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党校学习体会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

分子考察意见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

们终生受益。??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祁菲菲是一

个父母离异的孩子,爷爷奶奶的娇惯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二年级时曾发现他悄悄拿

别人的东西,经过教育他有了进步。可这次中午饭时他又悄悄拿了三(1)班李铎的字典,

当我们班的学生告诉我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原来他让爷爷奶奶给他买新字典,爷爷奶

奶说家里有一本旧字典先凑合用,当他看到别人都有新字典而自己没有时,想要一本新字典

的愿望驱使他偷偷地拿了李铎的字典。经过谈心后,他哭了,我又把给儿子带的香蕉给他吃,

他哭得更伤心了。这次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说:“祁菲,老师相信你今后永远也不会再拿

别人的东西了,你说是吗?”他哭着点了头。我又说:“你的自制力是很强的,老师可以看

得出来,永远不拿别人的东西,就凭你的努力并不难做到,因为你在班里是最能管住自己的

人。”他笑了。在这里用了“自制力强”“有毅力”等拔高评价语,它藏起批评的锋芒,把兴

奋点转移到了优点方面,使他撤消了对我的心理防御,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为指导。从那以

后,他再也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第二天还悄悄地给我拿了一根教鞭,他这微妙的变化,使

我感到了一丝欣慰。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我们一味地用批评和惩罚的

方法,很难说不产生逆反心理,很难说不遭到学生的拒绝,如果改用拔高评价的方法,透过

优点的夹缝看缺点,儿童会容易接收也欢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教育实践

中我感到拔高评价语具有优点放大的作用。在儿童身心发展进程中,随时体现着许多闪着童

稚光芒的优点。但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去认识也是比较困难的,而老师的“拔高”评价

语则能把他们的优点放大到可见程度,使儿童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进步的优势,从而增强争

取更大进步的内驱力。王忆是我们班有名的写字最差的学生,在一次写字课上看到他写字有

进步,我就表扬了他并说:“王忆你可真棒,这次你的字写得真好,在咱们班排到了前几名,

看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得多好,连老师都比不上你,照这样练习写字,你一定能成为咱们

班的小小书法家。”从那以后他的字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把王忆称之为“小小书法家”。

着实高于对他的评价,但这种拔高评价是建立在他有进步的基础上,所以他听了会产生“小

小书法家”就是我的感觉,无形中给他努力写好字加了一把劲。 拔高评价还具有

精神激励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哪怕是回答对了一个提问,做对了一道黑板演示题,

或是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他们都会产生积极而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时,我都会及时地

给予拔高评价。如对儿童成功的回答和黑板演示,我就会说:“好!**的回答太精彩了。他

不但回答得正确无误,而且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很强,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呀! “真不愧

是咱们数的上的数学专家,这次他的作业又全对了。”“现在咱们班涌现了许多热爱集体的学

生,正是由于这些热爱集体的学生才使咱们班的卫生又得了满分。”等,这些评价语作为学

生的精神刺激物,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进取精神,为学生积极行为的不断涌现起到潜移默化

的作用。 实践证明对儿童适时做出“拔高”评价,可充分满足儿童受表扬的心理

需要,引起更高层次的积极作为,拔高评价语可以点石成金。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探讨

寓德于教的探讨中,要特别重视将学生性格和意志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在学习英语

的初期,依据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激发兴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学习本身是一

种艰苦的劳动,特别是英语单词的记忆,往往是学生学习英语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信心,还要尽可能设置多种教

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战胜困难中萌发出能力、毅力和动力。

这个过程正是开发智力,塑造性格,培养意志的过程。由兴趣而学到自觉克服困难自觉学习,

是自主学习内驱力的深化过程,也是学生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

(2)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

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小学英语阶

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

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

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

关键。小学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

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

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小学生学习、

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

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

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

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

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

“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

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

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

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

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

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原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

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

4、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

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

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

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

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

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

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

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

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牵强附会。今后我们要继续实践和探索,

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探讨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

改革的热点。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

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

品质。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

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语言学习对开发儿童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

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用英语表达思想总带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

学习英语,要涉及跨文化交际,要理解不同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要进行师生

之间,生生之间听、说、读、写多方面的交互性训练。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

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

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

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

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

小学英语的德育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

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

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

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

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

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

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

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

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礼貌用

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

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

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

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

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

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

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

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

行的协调发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

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

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

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

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

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

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

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

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

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篇四

小学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待屏幕上出现“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的信息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要使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今天,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让学生懂得: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然而,计算机软件难以创作却极容易被复制。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此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进入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比如,有的学生对“黑客”行径充满了神秘感,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是犯罪,反而认为这是有能耐,把“黑客”当成偶像来崇拜。有的学生甚至跃跃欲试,为模仿“黑客”而去钻研有关的技术。对这些学生,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

三、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末来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紧密,竞争与合作同在。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四、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做跨世纪人才的志向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北京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裘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德育论文:为人师表 篇五

小学德育论文:为人师表

孔子名言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儿童、少年学生,除了向书本上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好教师应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自古以来,人们所以尊师,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大历史作用。教师是人类生产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者,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确实,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知识的延续,社会文明的传播,都和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

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本色。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师表就是表率、榜样的意思。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树立威信的基础威信就是指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是教育学生和搞好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我们能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领导需要在师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才能被师生认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能。领导的威信是建立和谐教育氛围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就在于他们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中国古代的荀子就十分注意树立教师的道德威信。他说:尊严而惮,可以为师,只有具有尊严和威信的人才能为师。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树立不容争议的教师威信是绝对必要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得好: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思想与他的个人品质是分不开的。

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是最高尚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的确是这样,有威信的教师教的课,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就好;有威信的领导说的话,师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就好。这是我们每一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能亲身体会和认识到的`。树立威信是十分重要的。但威信的树立,不能靠威吓、粗暴的手段来实现,只能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才能赢得师生的信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有地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们要赢得师生的爱戴和尊敬,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外,还要给他们以真诚的爱护和尊重。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渴望等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是学生的普遍心理要求,渴望等到领导的认可和尊重是每一个员工的普遍心理要求。我们只有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才能引起师生对我们的尊敬和爱戴。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谆谆教导是爱护他、关心他,就会自然产生对教师尊敬的心情,从崇敬教师到接受教师的一一教导。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用教师的示范和榜样去影响学生。做为一名教师更要注意用自己的示范和榜样去影响学生。

教师能否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教书育人是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关心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能力,让他们掌握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思维、学会交往,使学生初步形成坚毅勇敢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初步具有辨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既能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又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教师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以身作则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俗话说,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榜样。因为,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很强,需要教师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更希望在自己崇敬的老师身上看到应该做、学到如何做的问题。为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以身示范,言行一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助人为乐,自己却自私自利;在课堂上讲文明礼貌,自己却随地吐痰,出言不逊,粗暴惩罚学生;在课堂上讲遵守纪律,自己却自由散漫,不遵守法纪教师讲一套大道理,自己又做一套,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把课堂上讲的道理、传授的知识,打上问号,化为乌有,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总之我们作为学生知识的启蒙者,行为道德的示范者,成人成才的引导者,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学生尊重的教师。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六

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可以有很多具体的形式,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道德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们在现实的真实的环境中更好的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和基础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接受道德教育,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的将这些知识点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除了传统教育当中,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榜样引导等方式之外,生活化的理念的引入可以让道德教育有更多创新的形式,在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道德教育认同度方面获得提高。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生活化的理念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尝试。

一、围绕道德教育的主题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办学风格,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探所出一条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例如,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逐渐地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传统。在课程研发的时候,需要反复实验等问题,这些巨大的难题和阻碍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之后,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也保证了后续道德教育效果的延续。

二、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转变德育工作理念

传统的德育工作,教师和学生是在一种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高高在上,向学生宣讲一些道德的标准和理论,要求学生如何做,为荣;不怎样做,为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会带来一种压力感。而且,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也会让学生发现教师如果做了一些违背道德标准的事情的时候,内心产生极大的不协调,从而干扰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言行一致才会让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所以,德育工作不是只要学生学会了就可以,这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方向的流动。德育教育的效果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所以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自然发生的。德育工作不落痕迹自然渗透,让学生内心无声无息中,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和熏陶。

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带有思想和情感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所以,在这样的工作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也在发生着情感上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说,道德教育要想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在情感上让学生有所触动,当学生有所触动之后,自然的就能够透过情感了解到背后的态度。而态度的内容实际上反映出来我们对周围的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触动。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个性化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处的主要环境。走在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布置,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生活化的策略来说,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如何打造,也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干净整洁,优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健康积极向上。充分利用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道德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也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文化环境的打造,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熏陶的影响。尤其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在校园环境中,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甚至一些教职工的非道德行为,要及时地干预,避免扩大消极的影响。

五、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强调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接受的主体,学生思考并且实践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的效果本身也要从学生主体感受上进行检验,通过学生内在的觉察和外在的表现,综合地进行考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得到发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细节,要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情况入手,进行道德教育。从道德产生效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心感受,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并且做出回应,这也是生活化策略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六、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

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清晰,他们在家庭当中尽可能地不去参与家务劳动,这从道德教育方面来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小学的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让小学生承担一定的劳动,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这对于学生将来良好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在小学德育中引入生活化策略,可以为德育工作带来更多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德育的实施途径。从激活的角度出发,考虑德育的作用,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七

德育工作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处于优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规范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了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成果不尽理想

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教师像教授其他理论科目一样,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材内容讲解,品德课成了“说教课”,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

在进行典型事例讲解时,过多的采用说理教育法和道德评价法,对于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实践法应用较少,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组织管理、教师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德育教育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环境较差,教育理念偏离实际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暴力现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在言行举止中没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长吵架、语言不文明等现象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认知观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使得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教育视而不见。

3、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师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大多老师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部分小学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教学及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不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等,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强化德育教育途径,寓德育于学校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教育途径并不单纯的以课本内容讲解、理论知识教育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园学习进行综合的强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论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经验分享”等方式。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强化德育记忆。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活动当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娱乐活动、知识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集体活动中增强独立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监督和引导工作,对于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不合道德规范的举动要进行说理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学习教育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创建文明德育校园

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通过创建文明德育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环境的熏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首先,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为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提供支持,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校园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德育环境。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分为两大部分:文化环境的创建和自然环境的创建。就文化环境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文化课堂教育、举办班级讲座、开展社会德育实践等,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数量模范教育作用。

自然环境的创建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园张贴德育海报、宣传标语等。其次,除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外,还要做到校园、社会、家庭等多个环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二,社会各界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行为,从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等基本的小事做起,为小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认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3、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强化教师榜样形象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神情变化等细微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事物环境,教师要做到强化自身教学经验,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师进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应具备科学育人的能力。为了使教师能够掌握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各地教育部门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专业教学知识。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于接受培训的教师要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薪资相挂钩,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德育教学是一项基础而又必须的教育工作,它对于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和今后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了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是为了学生个人成长着想,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做到多方联合,营造优良环境,为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小学一年级德育论文 篇八

小学一年级德育论文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九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1.1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群体性格特征是发展速度参差不齐,有的快有的慢。在小学生当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性格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是一个人社会性格发展的核心时期,一个人成年以后的观念和处世态度受其孩提时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说,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对于孩子的成长的深远影响,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2语文课堂与德育教育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对于小学生品性的培养要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反过来说,语文学科本就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知识以外,阅读理解和作文等的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自我健康成长,有利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当学生自我发现语文课是他的人生导师的时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随之增长。另外,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会显著提高,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非常有利。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思想的正向引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2.1由5+2=0引发的思考

Y同学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整天捧着电视看,也不学习,以前学会的也都忘了。我非常吃惊,吃惊后是仔细地分析与思考,为什么孩子在家、在校判若两人。我想这种结果要归咎教育方式,在学校有小竞赛竞争,孩子生性好胜,像小狼一样所向披靡。但是回到家里,有宠爱自己的姥姥姥爷,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比他大很多又很爱她的长姐,哇,家里都供着他,没有竞争了,没有了斗志的“小狼”就变成了“慵懒的狗狗”。另外,孩子总想在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这也是他在家、在校判若两人的原因之一。对此,我在班级,把他的表现真实地讲给大家,要他跟大家保证:“在教室认真听讲不捣蛋,周末回家认真做作业,只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我告诉他,我会和妈妈通电话,如果做不到,就取消小组长的职位。(他非常在乎这个职位)周一班会课上,我当着他和其他同学的面,拨通了Y妈妈的电话,询问了他在家的表现,妈妈说,“还是看电视,确实没以前那么厉害了,我还奇怪呢,咋一回家就说今天不看电视了呢。老师,你再给他个机会吧。”结合家长意见,我把他降为副组织,考察一周。第二次通话,Y妈妈说那个周末表现不错。学校5天的教育和学习成果,周末放假2天,一切努力就都付诸东流了。这个结果归因两点:①家长把教育基本完全推向学校,自身缺少教育孩子的观念或者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不够多,不够有效。

2.2加强家校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学校需要及时通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品德表现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解决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促使青少年一代更好的发展。

2.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进行德育教育,单纯地靠外界的说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寻找德育的新方法,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到品德教育带来的益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而他们却憧憬比较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这个社会和大自然接触,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多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探望老年人,这样既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又能让学生们在同老年人的接触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带领大家到大自然中,进行环境观察记录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切身体会到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2.4学校要抓住“幼—小”衔接

小一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呈现出很浓重的幼儿园小朋友的特征:东西要抢,解决问题靠打,我是最棒的,不能说别人比我好,非常粘人,分不清你的我的,所以理直气壮地拿别人的东西给大家分享,结果气得玩具主人直哭。这些行为是不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思想道德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的思想没问题,是思维的问题,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大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经验,孩子是张白纸,他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要耐心地给孩子具体的做事的指导。由于本人未曾涉及幼儿教育,不敢妄言。认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向葵教授的在《二十一世纪儿童品格的培养》中的教育观点。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