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2023-07-21 08:11:47 | 来源:啦啦作文网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商鞅变法 篇一

1、课前导学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___________,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初投魏国:不受__________重用。

3.弃魏投秦:_________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得到重用。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_____。

2.重农抑商,奖励______。

3.统一________。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____________的主动,取得优势。

2.措施

(1)奖励军功,实行____________制。

(2)废除“______________”,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________。

(4)普遍推行______。由______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______》,制订了秦律。

(6)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进行改革,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课堂识真

知识点一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

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

2.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实现理想,其原因不包括(  )

A.出身贵族家庭 B.在魏国不受重用

C.秦孝公求贤若渴 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

知识点二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3.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

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下图为秦国在商鞅变法中统一的商鞅铜方升,这与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 D.改革社会风俗

5.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 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

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

知识点三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6.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②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 ③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8.九岁的男孩金阳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材料二 (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措施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3)概括两则材料所述改革的结果,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三则材料中哪一则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2)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

(3)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第5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课前导学

一、1.法家学说 2.魏惠王 3.秦孝公 治国平天下

二、1.土地私有 土地买卖 2.耕织 3.度量衡

三、1.兼并战争 2.(1)二十等爵 (2)世卿世禄制 (3)连坐法 (4)县制 国君

(5)法经 (6)社会风尚习俗 一夫一妻小家庭

2、课堂识真

1-8 B A A C B B D D

3、课后见功

9.(1)削弱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在战国 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政权与军队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

(2)富国强兵。措施:用什伍等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奖赏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赏田,削弱贵族的势力。

(3)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和破坏,要顶住阻力,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达到目的。

解析 解题关键要抓住两次改革的目的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要能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5、拓展空间

10.(1)材料一完全肯定商鞅变法。

(2)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商鞅个人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变法的历史进步性。

(3)重视农业生产。

解析 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即富国强兵,对外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材料一中“民以殷盛”不符合历史事实,即使在商鞅变法时期,人民的负担和所受的政治、经济压迫仍然非常沉重。材料二主要从道德角度评价商鞅,很明显,材料二对商鞅的认识非常片面。材料三主要从商鞅变法中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的角度去评论,认为商鞅变法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国力强盛、兼并邻国等,此认识基本正确。

商鞅变法 篇二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学案

【双基梳理】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前350年两次)

1、背景:①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其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③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②加强集 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伍什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⑤改革旧俗。

3、结果: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虽死,但由于新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因而并未被废除。

4、评价:

(1)性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2)影响:

积极影响:①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②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④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 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消极影响:①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5、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秦孝公全力支持,绝 对信任商鞅;③厉行法治,赏罚分明;④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⑤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

6、启示:旧势力的顽固和改革的艰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

【课堂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法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的社会影响。

(3)材料三中的作者对“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所持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课后提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 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 的行为不满,则有 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 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 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回答:

(1 )依据 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2分)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

【课堂巩固】

(1)按军功赏罚;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剥夺旧贵族特权;法不阿贵;废井田,开阡陌。

(2)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奴隶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否定。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课后提高】

(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2分)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2分)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分)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2 分)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分)

【课后提高】

(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2分)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2分)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 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2分)

(2)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 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 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商鞅变法 篇三

二、

①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②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③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进一步明确明确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三、框架整合:

商鞅变法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土地私有制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2)政治方面的变化

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3)军事方面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 )文化领域的变化

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秦国变法改革的条件和机遇

(1)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② 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国君的认同;

③ 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分裂为魏、韩、赵三国,力量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3)秦国改革的直接原因

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使其受到很大刺激,认为是莫大耻辱,决心发愤图强,改革国内的经济、政治与军事,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3、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

(1)经济方面 ―--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主要措施包括:

①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一举措,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②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摇役;限制工商业,凡弃农从商或不事劳作者,全家要被罚做官奴。这一措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严格执行。

(2)政治方面 ―--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为此,商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①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严厉禁止私斗。宗室成员没有军功者,剥夺其贵族身份。

②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此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统治。

③ 普遍推行县制: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全国分为 31 县,由国君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④ “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宣扬儒家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书。根据李悝的 《 法经 》 制定了秦律。

4、商鞅变法的结局及历史作用

(1)商鞅变法的结局

公元前 338 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的亲信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兵败被杀,尸体在咸阳被车裂示众,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商鞅本人虽死,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再也无法动摇了。

(2)商鞅变法的进步作用

① 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 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③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④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变法的历史局限

①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③ 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1、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

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它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在商鞅变法中提到奖励耕织,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它。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却把商业发展对立起来,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意义。

启示: 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人为地禁锢它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商品经济前途广阔,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它将居于主导地位。

2、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性质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内容及其作用上:首先,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其次,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法律上肯定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社会发展条件下,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再次,建立县制,这就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剥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2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措施有(      )

① 重农抑商 ② 奖励军功 ③ 废井田制 ④ 奖励耕织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

3、 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

a、 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增加政府财政收人

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朝有消极影响的是(      )

① 秦朝实行监察制度   ② 一人犯罪株连族里   ③ 焚书坑儒   ④ 废井田制,实行郡县制

a 、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c 、 ② ④           d、 ② ③

5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 、商鞅之法已经深人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6 商鞅变法遭受贵族保守势力抵制、破坏和反扑的主要原因是(      )

a 、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军功 c 、废除“世卿世禄制”d、普遍推行县制

7、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 、废井田、开吁陌,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d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8、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 b .限制商业活动 c .增强秦国实力 d .废除旧贵族特权

9、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b .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 .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 .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 .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 .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 .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1、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其核心意义在于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

1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王纷纷变法的主观目的是(      )

a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确立封建制,摧毁奴隶制的需要

c .阶级斗争尖锐                      d .要称雄天下的欲望

13、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 .重农抑商       b .统一度量衡         c .迁都咸阳         d .按军功授爵

1 .(07   海南)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 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 381 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 《 中国通史 》 )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4 分)

( 2 )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4 分)

2、( 广东)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3、( 广东广州)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鞍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商鞅变法 篇四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了解春秋战国起迄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让学生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

②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③分析各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④引导学生将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与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培养现代意识。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③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商鞅变法

2.难点 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朝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需要。

〖教学分析〗

1.春秋时代

①讲清东周概念、起迄年代及主要特征。

②分析春秋时期周天子与诸侯国地位的变化以及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原因,从而了解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

③介绍“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强调齐桓公是五霸中的首霸。

④强调争霸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争霸战争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战国时代

①结合“战国七雄形势图”,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家分晋的简况,讲清七雄的地理位置,并配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让学生在短期内记住战国七雄的方位,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

②“战国七雄”的七个大国是同时并存的,与“春秋五霸”的五个霸主先后出现有所不同。

③“尊王攘夷”旗号的打出和收回,说明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周王室更加衰微,弱小的诸侯国相继被吞并,在客观上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④强调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目的,并突出魏国的李悝变法以发展农业为主,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强兵为主,而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特征以法治国。

⑤分析越王勾践之青铜宝剑为何在地下埋藏多年,依然非常锋利?让学生在课后上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得出结论(经铬盐氧化反应后,耐腐蚀,耐高温)。

3.商鞅变法

①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秦国,想要富国强兵,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因此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强盛的需要。

②组织学生讨论:商鞅变法废除了哪些旧的制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措施?让学生懂得: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县制的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以法治国思想的体现。

④突出商鞅变法的曲折和艰难,使学生懂得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的人是了不起的。

⑤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强调它是战国时期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在于商鞅变法,从而使学生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⑥思考:各国变法的成败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得出: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阐述现代社会改革开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4.都江堰

①讲清战国时期四川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情况,突出都江堰开凿的必要性。

②根据课文插图,分析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功能,强调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巨大作用。

③讨论: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应如何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同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我们应该掌握“上古三代”指的是哪三个朝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哪个朝代?什么叫“盘庚迁殷”?什么叫分封制?什么叫宗法制?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内容。请同学们翻到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板书,以下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数(shǔ)典忘祖 齐桓(huán)公  宋襄(xiāng)公 泓(hóng)水  对峙(zhì)  都江堰(yàn)

〔合书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学生讲述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东周――春秋和战国

五霸 七雄

时间

时代特征 王室衰落、列国并立  大国兼并、社会巨变

商鞅变法 原因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作用

都江堰              功能

△教师做布点小结: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呢?各有什么时代特征呢?商鞅变法和都江堰这是两个历史名词,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历史名词,要从那几个方面来掌握。

〔分层推进〕

△要求学生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5分钟)

①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命名源于两本重要的著作,一部是孔子编定的《春秋》,一部是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②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以避免相互兼并,共同对付外族侵扰为理由,要求其他国家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③“春秋五霸”是哪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④春秋末期,长江流域有哪两个诸侯国北上中原争霸?(吴国和越国)

⑤“战国七雄”是哪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指导学生看图“战国七雄形势图”,明确七雄的地理位置。)

⑥在各国的变法中最先进行的是谁?收效最大的是谁?(魏、秦)

⑦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及意义(略)

⑧都江堰修建的原因、时间、地点、主持人、功能、意义(主持人与现在一位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同名,)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①春秋和战国各自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特征∶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为:春秋――王室衰微,列国并立;战国――诸侯兼并,社会巨变。

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处境与西周朝代全然不同,首先是王畿大为缩小,周天子所能控制的仅洛邑及其四周,形同小国;其次是各诸侯国对王室的态度日渐冷淡。一方面是由于时代推移,王室与诸侯国的亲戚关系渐渐疏远,另一方面是王室的衰弱也无力维持原先的君臣关系。天子已无号令诸侯的能力,昔日的尊严也荡然无存,政治重心逐渐由王室转移到列国,从此开始了春秋时代强国争霸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大动荡时代,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伴随着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成为各国改革的摧化剂和推动力。战国时期,各诸侯都认识都到要想在兼并战国中取胜必须国力强盛,而国和强盛的关键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法图强,重用贤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以法治国思想的体现。

②“尊王攘夷”

春秋时代最早的霸主是齐桓公,他采用了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孔子很推崇管仲,认为管仲这个人了不起。名夷吾,字仲。颍上人(今县北10公里管谷村)。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他与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管鲍之交”已经成为友谊的象征。如果想了解我们这位先辈的故事,大家可以找些书来来,我比较喜欢的是《东周列国志》,“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也与管仲有关。

③商鞅变法

它是战国时期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在于商鞅变法。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秦国,想要富国强兵,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变法图强比其他诸侯更迫切。

奖励耕战,是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革了西周的分封制,把获得财富的途径由血缘关系、世袭,改为耕地多、立战功,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粮食、布匹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奖励,立战功的人,可以获得尊贵的爵位。为加强君主的权力,不再实行分封以,而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商鞅变法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有法律制度。他的最终结局与同时代的一些变法者类似,随着支持变法的君主的去逝,变法者遭到迫害,甚至被处死。商鞅本人最后就被五马分尸了。但他所制定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商鞅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大家可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第7课是一节活动课,要求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如果有时间,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④都江堰

都江堰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与现在的三峡大坝相比,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不能发电)

现在有人在打都江堰的主意,认为都江堰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要在都江堰附近修建水电站,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存在多年的都江堰是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现在大家注意下面的几个成语故事,希望大家有时间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我现在告诉大家有关“优孟衣冠”的一点内容。优孟是楚庄王宠信的一个近臣,这个故事与一个名臣有关,具体内容大家雾里查找资料,我要说的是这个名臣叫孙叔敖,“叔敖杀蛇”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意思是说在孙叔敖小时候,有一次,孙叔看到了一条两头蛇、按当时人们的说法,看到两头蛇的人,马上就会死掉。孙叔敖虽然很害怕,但他为了不让别人再看到这条两头蛇,就把两头蛇杀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并没在马上就死掉。下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记在书上,这是有关地方史的知识:孙叔敖在楚庄王时,被任命为相,他主持修建了一个比都江堰还早300多年的水利工程,古代称为芍(què)陂(bēi),又叫芍坡,现名为安丰塘。安丰塘现在我省寿县境内,想来我们班有许多同学都应该知道的(我所任教的班级,每班都有来自寿县的学生)。

〔贯通评价〕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课本选择了两个历史事件来说明,一个是商鞅变法、一个是都江堰。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事件,他们有什么代表性呢?商鞅变法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都江堰是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五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了解春秋战国起迄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让学生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

②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③分析各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④引导学生将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与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培养现代意识。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③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商鞅变法

2.难点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朝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需要。

〖教学分析

1.春秋时代

①讲清东周概念、起迄年代及主要特征。

②分析春秋时期周天子与诸侯国地位的变化以及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原因,从而了解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

③介绍“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强调齐桓公是五霸中的首霸。

④强调争霸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争霸战争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战国时代

①结合“战国七雄形势图”,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家分晋的简况,讲清七雄的地理位置,并配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让学生在短期内记住战国七雄的方位,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

②“战国七雄”的七个大国是同时并存的,与“春秋五霸”的五个霸主先后出现有所不同。

③“尊王攘夷”旗号的打出和收回,说明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周王室更加衰微,弱小的诸侯国相继被吞并,在客观上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④强调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目的,并突出魏国的李悝变法以发展农业为主,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强兵为主,而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特征以法治国。

⑤分析越王勾践之青铜宝剑为何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依然非常锋利?让学生在课后上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得出结论(经铬盐氧化反应后,耐腐蚀,耐高温)。

3.商鞅变法

①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秦国,想要富国强兵,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因此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强盛的需要。

②组织学生讨论:商鞅变法废除了哪些旧的制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措施?让学生懂得: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县制的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以法治国思想的体现。

④突出商鞅变法的曲折和艰难,使学生懂得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的人是了不起的。

⑤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强调它是战国时期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在于商鞅变法,从而使学生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⑥思考:各国变法的成败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得出: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阐述现代社会改革开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4.都江堰

①讲清战国时期四川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情况,突出都江堰开凿的必要性。

②根据课文插图,分析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功能,强调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巨大作用。

③讨论: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应如何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同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商鞅变法 篇六

xx学年下学期高三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新气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出现改革变法风潮                          b、思想文化繁荣

c、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d、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3、战国时期,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②实行俸禄制  ③实行中央集权制  ④确认土地私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战国时期,最合乎社会发展需求,并成为各国变法改革思想武器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确立封建制,摧毁奴隶制的需要

c、阶级斗争尖锐                         d、要称雄天下的欲望

6、之所以说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主要因为它

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7、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反映了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率先通过变法强盛起来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    b、管仲改革—齐国    c、李悝变法—魏国    d、吴起变法—楚国

9、下列各项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  ②相地而衰征  ③整顿吏治,革新政治  ④尽地力之教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0、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

①变法内容所侧重的领域不同

②春秋时期改革主要是维护旧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冲击旧秩序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均正确      d、①②均不正确

11、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战争        b、革命          c、变法        d、思想争鸣

12、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d、正式废除井田制

13、《史记》评商鞅变法时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燔诗书而明法令   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放到农业           b、奖励农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15、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6、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

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7、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       b、军事强大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18、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19、商鞅变法遭受贵族保守势力抵制、破坏和反扑的主要原因是

a、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普遍推行县制

20、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有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③按爵位等级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    ④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材料二 (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材料三 (赵)灵王北略中山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西有褛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通鉴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

(3)材料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容?

(4)概括以上三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22、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

23、恩格斯说:“如果政治权力的行为违反了经济的发展,在大多数的场合,政治权力总要为经济的发展所击败。”结合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从正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一论断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d a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d b a d d c d

二、材料题

21、(1)削弱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因为在战国剧烈兼并的战争环境中,政权与军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富国强兵。途径:用什伍制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赏罚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赐田,削弱旧贵族势力。

(3)胡服骑射。因为赵国地处北方,受以骑射见长的游牧民族威胁大,赵国首要的是解除北方的威胁并向北发展。

(4)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要发展、强盛,必须进行改革,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旧传统势力的阻挠,要顶住各种阻挠,把改革进行到底。

22、措施:重农抑商。

原因: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④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影响:积极:①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消极:①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24、答案:(1)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变法顺应了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使用权秦国政治权力得到巩固,进而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局面。

(2)恩格斯认为政治权力的行为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正确的。

商鞅变法 篇七

《商鞅变法》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设计的问题应该既考虑趣味性,也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既要结合他们的经验,也要把握重点难点。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完全脱离教材并不是明智之举,应该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避免死记硬背。这个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所需课时有待教学实践。

一、过程设计

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注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衔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

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

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决定于国君,成果能否延续则要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该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该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

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诉了商鞅,让他赶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

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

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很准确,面临被杀头的危险,还那么从容,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根据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毅、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须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忽视人物的个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个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个性特征和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12年,##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始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承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积极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励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惰而贫穷,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

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发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民有哪些税收负担项目?

教材没有说明,估计学生回答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民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肯定语塞。结合学生的经验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

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明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

新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奖励军

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新法令了。

问题8: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进入高二下学期,文科班的历史课时增加,目标更加明确:一切为了高考。但是从整体上看,文科班学生的素质并不理想:课前预习情况很不乐观;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倒是会做笔记,但课后是否会根据笔记复习梳理知识点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部分同学课堂纪律堪忧;学习普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愿意开动脑筋多想多问;作业完成情况喜忧参半……第一次教高二年段,也是第一次要面对高考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如何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要求:知道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师承和突破,体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重点: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难点: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繁荣的原因。

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与创新精神。

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并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和异同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精神。

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使学生认识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体验哲学家理性主义的思想,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教学流程】

问:在必修I中,我们了解了古希腊历的一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

答:苏格拉底。

在必修III中,我们再次接触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答:……

投影:

⒈“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⒉倡导“美德即知识”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苏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腊着名的思想家——柏拉图。

投影: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

投影:

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