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通用9篇

时间:2023-07-24 13:08:43 | 来源:啦啦作文网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课题研究方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一

“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的留守农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学生的和谐心理健康发展,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学校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儿童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儿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自20xx年10月县教育局把《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作为个人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在学校所占比重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层次的思考,一直认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迫在眉睫的、责无旁贷的、意义深刻的。自课题开发研究至今已近一年,现将阶段性小结如下,以便在下面的研究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研究效果。

一、认识研究“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之价值取向

该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和系统放大效应,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笔者首先认为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

1、留守学生状况调查。

2、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3、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其次是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的留守农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学生的和谐心理健康发展,

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最后是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1、研究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心理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2、探寻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细致开展“留守儿童”调查并情况分析

峰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组根据20xx年10月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就读的51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50左右,占了总人数的30%。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亲戚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另还有外来民工子弟20余人。这些孩子们在学业、行为、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学业方面,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不高;社会实践、阅读等需要家长参与引导的作业完成很难;学习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家长帮助;作业无人监管,成绩滑坡;学习自觉性低,学习习惯较差等。行为方面,课堂纪律松懈;卫生习惯较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和同学冲突,说脏话;不懂尊重他人,行为散漫等。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较强;退缩冷漠;孤僻内向,不善于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任性,过分淘气等。当前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课题组8人依据“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实施意见,于10月22日开展了“峰山中心小学留守学生情况调查”,今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课题组发放表格80份,现收到调查表69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34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来源为1—6年级,现居住地为峰山中心小学施教区范围内(其中非本地籍贯的有8人)

二、调查项目与内容:

(1)、属何种类型留守

留守类型 留守人数 此项比例(%)

父亲外出打工 25 36、23

母亲外出打工 7 10、14

双亲外出打工 37 53、62

此表中可看出:双亲外出打工的占了一半以上,属于全留守型,也就是这些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主要是靠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着典型的“隔代抚养”的日子,这对学生“五自”能力(自学、自理、 自护、自强、自律)的培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需要我们课题组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备加关注,为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担负起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 留守人数 此项比例(%)

优秀 26 37、68

良好 21 30、43

良好以下 22 31、88

此表中可看出:三种学习习惯的比例悬殊不是很大,但相对整个班级来说,良好以下的学生在留守学生中还是占多数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他们平时的作业缺少监督和检查,且错误率相对较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缺少些文化基础,对孩子的作业辅导存在一定困难。

(3)、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 留守人数 此项比例(%)

优秀 34 49、27

良好 15 21、73

良好以下 20 28、98

此表中可看出:平时行为习惯优秀和优秀以下的各占了一半,这与非留守学生的比例相比不是很大,是因为父母在家时,也是对自己的子女溺爱的,通常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孝敬、不知道关爱,这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平时老师的说服、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 留守人数 此项比例(%)

逆反心理较强 9 13、04

孤僻内向 14 20、28

脾气暴躁 8 11、59

过分淘气 16 23、18

其它心理 22 31、88

此表中可看出:前四项心理特点是因为在长期缺失亲情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与正常的孩子相比,他们少了几分天真、坦城,多了几分精明与世故;少了几分乐观开朗,多了几分缄默和孤独;他们变得更敏感、更固执、更好强等等。

三、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多渠道的

1、举行“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根据课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计划安排,课题组首先安排在08年中秋来临之际,举行“留守儿童迎中秋联欢会”。我校课题组在充分酝酿,认真组织下,在学校会议室举行“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课题组成员按照“留守儿童”调查表名单来参加活动。活动要求每一课题组成员必须在本人研究名单中组织一个节目,参加联欢(也可合排,但几人合排就几个节目)。另参加完活动人员必须)www.chayi5.com(每人上报一份“留守儿童中秋联欢会”后的心理感受或体会。从他们的一份份体会与感受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与留守儿童一起分享到了快乐。

2、及时完成“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个案分析。班级中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心理流露出的喜悦已初见端倪。此时课题组及时安排课题研究人员在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自己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案例分析,要求案例中关注本班个别或多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现状,找出他(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或学习生活习惯,有针对性进行引导,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然后以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形式,上传至课题组成员的个人博客和学校建立的课题网页。

3、开展“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春去春又来,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后,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又要各奔东西,算计着又一年的经济效益。趁大部分家长即将踏上远去的列车之前,课题组于2月17日下午1:30(学生报到当天),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活动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的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均需参加,然后每位留守儿童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一份体会,每位课题组成员在其中选择一名学生上台交流;每位家长都以“留守的孩子,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一份体会,并以年级为单位,选一名家长交流。

4、开展“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新学期伊始,我校课题组组织了70多名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召开了新春茶话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延续性,经“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课题组研究决定:我们又在3月开展了“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活动。活动要求:(1)、以短信的形式向留守学生家长汇报开学近一个月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2)、短信内容须署名自己的身份,语句表达要委婉,在发给家长的言语中要体现人文化。(3)、留守学生家长发回的短信最好保留几天,并尽可能把所发短信呈现给留守学生,体现父母的牵挂与关爱。(4)、所发短信要精心组织,并以文字形式摘录下来。课题组将根据摘录内容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5)、可以使用“校校通”。4月前将短信内容交课题组后在学校教研网中的本课题中上传。

在课题组老师收到的一份份短信中,我们收到的是家长的一份份艰辛与困苦;纯朴与信任;真诚与感动。此项活动目前还在不断延续着……

课题研究方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

3、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磁带、录音机。

(3)、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4)、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

Ⅰ、组织问好。

(1)、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2)、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

(3)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

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

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1)、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2)、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3)、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4)、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1)、“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④双手从下往上翻,做弹跳步。

⑤手上下甩袖,脚前后点地。

⑥“巴扎嗨”是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Ⅴ、学习舞蹈。

(1)、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藏族舞蹈,好吗?”(好)

(2)、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Ⅵ、小结舞蹈

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学了什么舞蹈呀?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呀,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

Ⅶ、总结:

(1)、除了藏族以外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那些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想叫我们大(1)帮的小朋友帮他们画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愿意吗?(愿意)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各民族服装。

Ⅶ、评价幼儿作品。

来,举起你们给那些兄弟姐妹画的衣服来看看,画得真漂亮呀。我们把你们给民族娃娃画的衣服,送到天安门去给他们,好吗?(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基本都会唱这首歌曲了,除了部分动作手脚还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外,基本能够跟着音乐来跳这个舞蹈。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体验了乐曲轻快、悠扬的情绪,初步了解了藏族音乐的特点。更增进了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第一课时中应该让幼儿重点欣赏歌曲,不要求幼儿能够学唱歌曲,同时应插入基本步弹簧步、进退步、后替补、侧点等步伐的学习。这样幼儿在第二课时中才能较轻松地将手部动作与脚步动作协调配合起来。同时在教幼儿舞蹈的分解动作时,应更强调动作的细节,提高幼儿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在本次活动的第二课时中,我运用了图谱进行教学。但是发现图谱并没有对幼儿的学习起到太大的作用,幼儿基本上还是跟着老师的动作学。图谱的利用率不高,可能是因为图谱画的有些小,并且没有将一句歌词中出现的动作画在一张纸上。下次如果仍然选择用图谱,那应该充分发挥图谱的作用,提高它的利用率。

课题研究方案 篇三

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包括主要研究人员的变化、研究目标及内容的变化、完成时间的变化等

课题研究计划 篇四

一、课题简述

该课题为学校主课题,已经通过中期评估的常州市立项课题主要包括四个子课题内容的研究:

《学校服务教师,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策略研究》(具体负责人:羌杏凤);《新课程背景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具体负责人:卢庆平);《创建学校科普特色的实践研究》(具体负责人:柳国良);《以班队工作为抓手,创建学生主动发展德育特色的研究》(具体负责人:唐文广)

《以主动发展为核心,创建学校主体性教育特色的研究》,是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为目标,引导师生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主动地发展自己,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我校办成一所具有主体性教育特色的精品、高质、现代化的农村实验学校。

二、研究形式

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三、研究工作管理

1、各子课题组成员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学习课改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注意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各子课题组将定期检查和交流。

2、各子课题组成员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勇于探索,积极突破,工作要有记录。

3、及时把研究动态、过程汇报到教科室。

四、主要工作

1、制定课题实施阶段总计划和各子课题阶段计划。

2、充实和完善“课题研究网页”。

3、每学期组织1—2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课题研究指导。

4、开展1—2次校级公开课展示活动。

5、整理课题资料(实验阶段研究内容),为撰写课题阶段报告提供资料。

6、每学期期末各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结集成册。

7、编制校本教材之三、四——《清水养植》和《无土栽培》。

8、开发校本和地方课程资源,组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讲座。

9、出版《教师论文集》或《罗小教苑》(电子版)。

10、每学期举行3次校级课题组研讨会,各子课题组每月开展1—2次课题研究活动,并建好工作台账。

11、理论学习;上交学习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随笔。

12、课题组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附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行事历

三月份

1、各子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系统全面地了解、研究第三阶段的内容。为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作好准备工作。(课题组全体成员)

2、各课题组围绕子课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各子课题组选报1名教师参加课题阶段总结活动课,并上报授课内容,撰写研究课教案。(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实验教师)

3、阶段性论文收集整理。

4、上交学习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随笔。

四月份

1、各子课题组在听、评、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各子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各成员及授课教师)

2、收集整理论文、案例。

3、举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活动总结。

4、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和信息;上交学习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随笔。

五月份

1、各课题组围绕子课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各课题组老师搜集相关资料。

3、理论学习;上交学习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随笔。

六月份

1、更新课题管理内容;理论学习。

2、上交学习心得笔记或教学反思、随笔

七月份

1、教师撰写课题研究心得;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2、整理课题资料(实验阶段研究内容),为撰写课题阶段报告提供资料。

3、总结各子课题组的初步经验,并推广。

4、各课题组期末书面总结高质量、高水平总结进行交流,整理相关材料。

八月份:

1、各课题组成员撰写课题论文1篇。

2、课题组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 篇五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多元智力理论给高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给新教材的使用带来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

课题研究总结 篇六

近年来,xx小学坚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信念。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先后开展了多项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活动。学校现有近10位骨干教师共承担参与了2项省级、2项市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省市级以上论文奖及发表20多篇。这些成绩的取得,仅仅只是个开始,它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离不开xx小学教师的实践与钻研。现就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改革,让科研与教研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

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是为了最终到达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2007年,我校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章、有序的开展。具体举措有:

1、成立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规划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管理结构。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明确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职责。科研领导小组始终做到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以生为本、校长以师为本,在校内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逐步构成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学校学术环境和教研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使学校成为师生兴奋和留念的地方,使教师能真正地感受到为师的尊严和从教的价值。学校进取网络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努力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有志教师能在泽小实现自我远大的抱负。

2、完善学校教研组和课题组工作制度。学校教研组由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综合科教研组组成。各教研组工作由学校落科行政统一管理。教研组活动由科组长统一安排,各教研组工作必须按学校教学目标制定出本学科教学改革目标、措施、方法及实施方案,做到两年一规划,逐年出成效。教研组每开学初要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及学校工作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科组教研教改活动。学校课题组是由市教科所审批立项的科研课题为中心的教研群体(即教师)组成。各课题组由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管理。课题组研究活动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各课题组必须科学细致地制定出本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资料、实施方案、达成目标等。

经过教育科研工作制度的管理完善,引领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逐步让教师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是学校文化内涵再现的窗口。我校经过启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奖励发放教育科研经费,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合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二、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校本发展,让科研与教学求实求效地健康发展。

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当前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教研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与实验过程中,做好校本科研工作尤为显的重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处处提,校校搞,但这不足以影响我们的工作开展,只要是正确的、可行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1、紧扣学校课题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学校“十一五”期间,在王校长和张校长的主持下,重点开展了《农村小学生生存教育》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全校大部分教师都参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究的组织设置以及组织所担负的主要职能要以有效推动校本教研为原则,使教研组织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基于这一点,课题立足于学科教研组,以学科教研组织的实践为依据,以“问题引领式”学科教研方式开展探讨,这对改变中小学教科研的现状具有针对性,贴合教师教学研讨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体现了研究回归实践,回归学校,回归教师的原则,对构成学校教研文化和学校办学品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们注重过程,讲究实效,在学校科组教研中,坚持以“问题引领式”学科校本教研展开,并沿用“三位一体”的教研结构: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科组教研中坚持有效开展专题性教学反思活动,经过由各科教师上研讨课或探索课,科组教师作内部性的协作研讨,融课题研究于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之中,深入地总结经验,交流信息,探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课堂愈发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教学不断取得成效。

2、让教育科研走上校本研究。要作好教科研工作,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转变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要转变只关注硬件设施的教育思想,树立重视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教育观念。学校教科研工作要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主攻方向,进取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发挥教科研的理论指导作用。其次,以课题为龙头,构成多渠道,多层面,多梯度的课题网络。我校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均有自我的学科市级立项课题,他们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抢占基础教育教学制高点,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高研究成果水平和应用水平,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各科论文履见在市级以上获奖及发表。

3、让教师校本研训绽放光彩。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狠抓校本培训,我们凭借教师校本培训平台,开展教师讲坛,教师汇报,课题研究开题及讲座等,每学期一期,现以开展5期,共组织优秀教师讲座10多场,并适时组织与专家互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引领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主角转变。

三、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创新,让科研与教师循序渐进地共同成长。

为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及时了解科研动态。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并举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业务培训。一是邀请有关教育科研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二是组织教育科研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或参加相关学术报告会;三是邀请或参观一些教学能手上示范课;四是努力建构学习型组织,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观好课、作报告等研讨活动。经过学习,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调整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科研的本事及水平,许多教师在科研中不断成长起来。为了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有效性,我们构成以下创新举措。

1、开展学校优秀科组评选。学科组是学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基础业务组织。科组在贯彻学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我校学科组的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水平,学校决定每学期组织评选优秀科组,要求各科组学期末严格按照方案细则进行总结自评,按照科组教研、科组教学、科组工作、科组建设四个模块量化打分,最终由学校评审小组验收总评。经过优秀科组评选,促进我校科组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各科组校本教研的科学有序开展,营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量化机制,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实效性。

2、开展学校探索课观摩研讨。学校教师每学期要开展一节校内探索课,过去,我们的针对性不强,自从开展各科科研课题立项研究以来,许多教师均能结合本学科课题研究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彭振松主任、邹红艳教师、陈彩菊教师的“语文个性化小练笔”、xx教师、刘艳松教师的“数学主题图”、文艳芳教师、刘华平教师的“心理诚信教育”等课题研究成果在课题教学中不断凸显出来。近年来,我校开展了片级公开研讨活动近十场,各学科教学新秀不断涌现出来。

3、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问题)研究备案。为了寻找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开展,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依托学科校本教研,以《小学“问题引领式”学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为龙头,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从“发现问题”到“提炼问题”,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从“解决问题”到“产生新问题”。教师的课程观、学科观、教学观等诸多思想观念都会在对学科教学的某个具体问题的研讨中碰撞、交流。所以,“研究问题”便成为一个个课题研究,从而全面带动各学科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化发展。小学科研的本质是研究教育教学的问题。问题是教师进取思考的牵引力量。如果没有问题,教师便无需探索研究;如果问题不当,教师又无从探索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问题在不断的产生,在发现众多问题的同时,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当今教育的理解。不重学习和修养的教师难以具备这种本事,所以,课题研究就是要让广大教师走上研究之路,以“问题引领式”为研究途径,抓以课题为主线的“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行为跟进”,促进教师的研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问题引领式”的学科校本教研让教师主体性的彰显有了空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表达自我的主张,提出自我的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问题研究的成果。学校每周一次的教研都是一个契机,或交流思想,或传递情感,或借鉴方法,长期的相互影响便使教师群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多方面呈现共性的特点,即学校特色的产生。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同时在不断的产生,我们的思想、机制、路径通了,学校文化、品牌、效益就有了。

4、统筹规划科研课题立项及成果申报。科研课题的合理规划是校本科研管理的必要手段。学校要求语、数、英、综合四个科组合理规划学科课题,经过课题立项研究来带动学科教研及教学。各课题研究均由相关学校行政管理跟踪,做好阶段规划,逐步出阶段成果和相关科研成果申报。

科研为学校发展带来生机,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潜心钻研,学校教师逐步成长起来。目前学校已有10名教师市骨干教师,3名市级优秀班主任。本学年教师在教学上共承担片区公开课11余节,优质课3节,教师获省级奖3项,市级论文、案例设计等奖8项,指导学生在科技等各类竞赛中获省市级奖12人次。

今后,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脚步不会停留,只会走得更加坚定,我们将继续以勤奋和智慧谱写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篇章。

课题研究报告 篇七

一年来,我们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对“诗歌散文”、“童话神话”、“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课文进行了策略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发现紧紧建立在课型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为此,我们将原计划一年完成的小课题研究,延长至两年,以便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把握教学规律。

一、前期小课题研究的成果

1、研究特点,发现规律。明确了“低中年级诗歌散文类课文”和“童话神话类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明确了学习这两类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一般规律。

2、初读课文,感受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配乐朗诵、范读、赏读都是常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谈感受、想法。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感受。

3、理解课文,品味词语。语文学习应该是先有语言文字再有思想内容,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文章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的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字面的分析上,学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阅读,可以有选择的做具体的深入文本,对语言进行品析、演绎。

5、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有规律的,要经历识字、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进行,应把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语言训练的内容相互联系,训练要求逐步提高,形成浑然一体的教学过程。

二、目前课堂教学的问题

1、课程意识的缺失。阅读教学处于封闭状态,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板块严重隔离,偶尔看到读写结合,也是停留在表层。

2、目标意识的淡化。教师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领

悟方面,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缺乏整合与联系。

3、单元意识的缺乏。教师处理教材简单化,阅读教学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单元主题的视野下来确定每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

4、课内外结合的简单化。许多教师在处理课内外结合的时候视野不够开阔,课内外阅读界限过于明确,多侧重于内容的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不能向深层次发展。

三、深入研究的理论支撑

1、课程意识,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课程哲学”,是教师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意识,指人在言语行为及其过程中,有意识地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教学的各个方面。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撑着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教与学的方向。顾泠沅教授指出:“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钱梦龙先生也曾说过:“目标的提出,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目标明确集中,学生达成度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志。”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过程实施目标,促使课堂教学有效展开。

3、综合能力,指对人能够同时对知识网络,语言表达,身体协调自由灵活操控的能力。所谓综合能力,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以上五种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和策略

1、常规教研课题化

主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策略研究

共进行了三个年级的12次主题式常规教研活动。

(1)专题讲座:

一年:《今天,我们怎么教语文》

二年:《让二年级语文教学承上启下》

四年:《阅读教学走向何方》

(2)课例观摩研讨:

一年《画家乡》

二年《丑小鸭》

四年《触摸春天》

(3)各年级“我的一招”征集及经验介绍

(4)期末复习指导

一年级教研:《期末命题说明,凸显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二年级教研:《期末命题说明,凸显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四年级教研:《期末命题说明,凸显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2、区域集体备课课题化

一年级:(1)主题:《探索识字规律发展儿童语言》

(2)主题:《抓好词语教学发展儿童语言》

(3)主题:《有效朗读指导发展儿童语言》

二年级:(1)主题:《阅读教学训练的常态模式》

(2)主题:《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3)主题:《通过句子训练提高运能能力》

四年级:(1)主题:《积累运用教学的一般流程》

(2)主题:《各种段落教学的迁移运用》

(3)主题:《学生如何学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社群活动课题化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明确了“中高年级叙事写人类课文”的一般教学规律,即“揭题质疑,感受特点”、“初读感知,交流体会”、“词语牵动,引入深思”、“二次质疑,发现矛盾”、“深入读书,学习语言”。

2、总结了“低年级阅读教学”学习语言运用的规律。

(1)内容上,“抓字词”牵动理解推敲,“抓重点”生成画面情感,“抓空白”促进想象思维,“抓语段”掌握积累表达。

(2)策略上,落实以读带讲,体现读与看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读与演相结合,读与画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

3、创编了100篇“童话式教学反思”,形成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提炼和课外阅读的补充。

4、整理了小学1—5年级,阅读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设计。

六、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思考

1、如何发挥母语教育的优势。

教学中,教师常常机械落实教学目标,主观臆断学生的需要,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就不断训练,忽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及生活常识,忽视学生的感悟、体验等学习能力。

2、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

思维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落实知识用力多,对于字音的辨析、词语的理解、句式的表达训练得多,而对于训练学生如何提问,如何发现,如何思考,如何概括训练少。

课题研究计划 篇八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的课题:

农村现代过程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

农村现代过程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时间:

20xx年3月~20xx年7月

研究目的:

1、结合教学实际,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运用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2、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养。

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分段步骤):

三月份:

(1)赴合肥少艺学校参观学习。

(2)学习总课题方案

(3)研讨交流有关课题方面的问题。

(4)申请课题研究个人博客,并完善各项资料。

四月份:

(1)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

(2)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在实践中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将一人两节课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评课资料整理好,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4)做好准备工作,迎接课题开题。

五月份:

(1)参与课题组上课、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

(2)进取准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3)参加课题理论学习。

六月份:

(1)及时上传研究课案例、评课记录。

(2)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七月份:

1、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整理并展示相关资料。

2、对本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

课题研究方案 篇九

研究者:

来凤县百福司民族小学 粟海燕

课题名称:

小学高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研究

课题成因: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培养学生自觉习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作文教学必将大有可为。

课题简介:

使学生能够把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乐、苦恼等感受,主动诉诸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有血有肉、有感而发、生动耐读的文章,让学生写作文成为像吃饭、睡觉那样的自然欲望。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创设情境,增强习作兴趣。

1、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如:春天到了,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了写好观察日记,发动他们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兔子,观察它的分娩及喂养小兔的过程;种蒜头,观察变化过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批改后及时加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乐趣。有了乐趣,才有主动性;而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经过自己的精心饲养和仔细观察,他们的观察日记写得绘声绘色,且极具个性。

2、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通过游戏习作,学生兴趣很浓。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其他同学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兴趣,减少了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3、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将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主题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在运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进行活动当中,学习练习口语交际和写作,同时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4、想象情境,拓宽思路,激发美感。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在五年级下半学期第一、六单元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想象情境进行习作,获益匪浅。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借助童话的手法进行夸张拟人的想象,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接着提供激发创作欲望的题材,为他们习作做好必要的内容铺垫。如,写童话时,先选取他们喜欢的海底世界为大前提,为他们提供一些海底动物的知识作铺垫(如海龟、珊瑚、海马、海象等),再让他们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新形象的综合创造,编排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优美的、富有科幻意义的作文,享受到了成功创作的乐趣。

二、鼓励学生写出多类型作文,充分体现习作个性。

1、作文“日记化”。 降低行文难度。作文“日记化”就是把依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提高写作兴趣。如第九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

(1)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事。

(2)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注意语句通顺。三个要求全部达到,对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分成三次写,就可以分散难度,提高作文质量。

第一次,只要写暑假中一件真实的事,即可得“优”;第二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语句通顺,即得“优”;第三次,要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尤其是经过部分,通过范读、评议、自己修改,明确叙述经过时把主要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理表达出来即可得“优”。这种针对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

2、作文“书信化”。 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也是快乐作文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是一个选材很广的题目,既可以写富有意义的人或事,又可以写令自己惭愧、得意、激动、兴奋的人或事,但是学生觉得题目不新鲜,提不起劲。换一种方法,把作文要求稍作改变,即请学生给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写一封信,诉说令你难忘的一两件事。写给自己熟悉的人,学生觉得比较亲切,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趣、童真,令人感动。

3、作文“诗歌化”。 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儿歌、儿童诗一直以节奏轻快、语言活泼、琅琅上口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模拟创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学完了《快乐的足球赛》,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模仿着写儿童诗。写人、写事、写物均可,每行字数不限,能押韵最好。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小诗人”,学生习作兴趣盎然。

4、作文“课文化”。 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 我创设的四次情境,充分调动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所表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和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并通过综合介绍桂林神奇的自然风光这一语言训练,引导孩子表达对客观世界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其中我凭借“结合课文语言,向老师、爸妈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的两次情境创设,巧妙地从阅读教材中引出表达的话题,前两次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充分朗读了课文,仔细欣赏了课件图片,积极地感知、积累了语言,这为表达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最后的写作环节中学生都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研究方法:个人研究,集体参考,提出意见。

预设步骤:

一、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经验分析,不断总结。

二、利用校本教研时间,积极争取上研讨课,从而集组内成员智慧,对个人课题进行研究。

三、学期末写出有关方面的论文。

研究措施:

一、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

二、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做法,开拓思路,博采众长。

三、鼓励学生订阅《快乐作文》、《作文与做》等作文期刊,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并鼓励学生汇编个人作文集。

预期成果:

优质课教案、CAI课件、论文、学生优秀作文集。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9篇《课题研究方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