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07-25 13:16:09 | 来源:啦啦作文网

王二小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的时候,年仅13岁,1989年1月,王二小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王二小》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王二小》教案 篇一

[设计理念]

小学生语文,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同学应怎样去识字?怎样学写字?怎样用心朗读,体地情感?纷杂的社会中,多元的价值观该如何引领?本节课力图做一些尝试。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教学生识字容易,引导其主动识字难(这中间激发兴趣,使他们爱汉字,感觉到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并获得一些识字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指导朗读容易,引导用心体会难(架起桥梁,使学生与文中主人公进行对话、沟通是此中关键,也是很高的教学境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用心体会,是本节课努力的方向。本节课设计“兴趣”是出发点,“主动”是落足点,心灵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是通道,也是桥梁。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与主人公王二小对话、沟通,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

(2)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学文,初步渗透“主动学习”的意识。

2、识字目标:

(1)认识“王、助、哨、敌、荡、顺、突、枪、杀、害、英、雄、冲、部”14个生字。

(2)会写“王、从、边、这、进、道”6个生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3、读书目标:用心地朗读课文,读出情,读出味。

[课前准备]

1、教学准备:

(1)绘制四幅图。(前三幅为书中插图①②③,第四幅是王二小正面图。)

(2)制作生字卡片。(分两种:第一种为要求认的字,第二种为要求写的字,卡片颜色分开,另外6个必写字中能体现结构布局特点的,如:王“字”三横,“从”字中的避让,后四个字中的“辶”要用彩色标出,以引起学生注意。)

(3)准备录音机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带。

2、学生准备:

有条件的同学课下可以听或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和你们年龄相近的哥哥,他和你们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按拼音读准字音,同时,不要忘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3、师生交流,汇报发现。

[设计意图]

(1)通读全文,感知大意: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连贯、通顺地读课文,读几遍并不限制,但需“充分”。因为生字要求学生参照拼音读好,文章大意也要求学生自己初步了解,这个“充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2)走近王二小。通过读书交流“王二小与我的不同”,引导学生走进王二小所的年代,拉近学生和王二小的距离,使学生对王二小及其年代背景都有初步且全面的了解,拿“现在的我”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王二小”来做对比,学生有许多发现:“我”读书,“王二小”放牛、放哨;“我”是少先队员,“王二小”是儿童团员……若学生对当时的环境很陌生,教师也要主动参与交流,课堂上该讲的还是要讲。

4、架起情感桥。

提出“王二小与我们的不同”这个问题,也意在触动学生的情感。随着学生们的发现,随着了解越来越多,学生们心中会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上课开始,先打通情感通道,而后再想“王二小”所想、做“王二小”所做,走进“王二小”的内心就水到渠成了。

二、再读课文,玩中识字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王二小吧!(学生再读课文)

2、师:大家读得很好听!有几个“生字朋友”想考验一下你的眼力如何,敢不敢试一试?好!你们再找一找,读一读,看仔细,把他们认准了,千万别叫错了名字!开始。

3、汇报生词。

(1)快速抢答(要求认的字)。

教师顺次出示生字卡片。

帮助 放哨 扫荡 顺从 突然

枪声 杀害 英雄 冲下来 全部

反复多次,速度由快到慢。

(2)快速识记(要求写的字)。

教师依次出示:

王 从 边 这 进 道

①“我是第一声”。

学生要聚精会神地看,并快速喊出教师出示的生字,教师每次表扬第一个读出声的同学,并激励后者。

②“边说边做”。

如教师出示王,学生一边说“大王”,一边做出大老虎或威风凛凛的大王的样子。

③“我的法宝”。

师(将6个生字在黑板上出示):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一定有许多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说说你们的“记忆法宝”吧!

学生众说纷纭,运用猜谜语、编故事、编动作等许多方法记忆生字,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不同,能记住即可。

如记忆“王”字:有的学生采用相关记忆,老虎头是个“王”;有的学生拆字记忆,“王”就是“一十一”。

记忆“边”字:有的学生编谜语记忆,“一个大力士架着一艘船”……

[设计意图]

生字的学习是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几个游戏完成的,这样避免了学生识字的枯燥,点燃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激qing,更重要的最后一步“我的法宝”,变传统的老师“教字”为学生“学字”。

4、指导书写。

(1)师:同学们,今天这些小淘气们可不得了!因为其中有四位时装模特,它们穿着相同的时装站在这里,你能找到它们吗?

(出示:边这进道)

师:对,就是它们四个。谁知道它们美丽服装的品牌名字?

(出示:“辶”)

(2)示范书写四个字,提示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律。

(3)示范书写“从”字。

师:还有一个字——“两个人,紧相随”,是哪个字?对,“从”字。你们看,这两个人很谦让,他们照相时,左边的这个“人”把自己的身子收一下,捺变成了点,右边的“人”就站得舒服一点,它们多么友好啊!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

把生字的形和生活中的人紧密相连,引起学生识写的兴趣,仅仅是在教识字、写字吗?不!字如其人,其中也暗含着对“做人”的教育。此时,字在孩子的眼中已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了。

三、细读课文,学习质疑

认真读书,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学会质疑。

[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会不会质疑,关键在于培养。这只是质疑的开始阶段,或许他们提的问题会很幼稚,但可贵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去质疑,开始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课时

一、鼓励质疑,交流释疑

师:同学们,孙悟空有火眼金睛,我们也有,火眼金睛能发现问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预设情况

1、字词方面:

“儿童团员”——儿童团是少先队的前身,可结合影视作品和学生对少先队的一些了解来理解。更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结合下文“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来理解。总结一下:儿童团员还为八路军做了些什么?

“扫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结合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等有关词句来理解。或者也可结合字面来理解:“扫”怎么讲?“荡”又怎么讲?

“顺从”——可用动作表演来帮助理解,创设一个小情境,让学生理解一下“顺从”或“不顺从”,再进一步理解“装着顺从”——二小为什么要“装着顺从”?他心里想什么?

“埋伏圈”——可用图示法或现场画“圈”示意帮助理解。

(以上词语理解也可存疑,到学习课文时相机解决,具体操作视学情而定。)

2、其他方面:

学生或许还会提出漫无边际或与中心无关甚至可笑的问题,教师应耐心听,鼓励表扬,并加以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最可贵的是“生疑”的过程,这是思考的开始。对提问质量高的同学应大力表扬,在释疑这一环节上或存或释,或轻或重,或详或略,或早或晚,教师视学生学习的情况相机调控。

二、图文结合,读演学文

1、出示第一幅图。(课文中插图①:王二小站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放哨,神情专注,很机灵的样子。)

师:同学们,这是王二小放牛的图。请你仔细看图,你发现这个放牛娃和别的放牛娃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观察。

师生交流后,生知道“机灵”、“有任务”、“警惕”等王二小放牛时的特点。

2、指导朗读第一段。

(1)师:二小放牛——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自己读一遍。

(2)师:这一段我们怎么读呢?

师生交流:

第一句“王二小是儿童团员”——读出他的骄傲,就像我们加入少先队一样。

第二句“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读出他的“机灵”、“警惕”,可边读边表演他既放牛又放哨的样子。

(3)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设计意图]

了解王二小的身份,体会这看似平淡的两句话,其中的“骄傲”、“机灵”、“警惕”要用心体会,这是走进二小内心的第一步,要读出情,读出意!

3、出示第二幅图。(课文中插图②:几个鬼子正对山上放牛的王二小叫喊,让他下来带路。)

师: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与插图相对应的第二段。)

师:敌人是怎么叫王二小的?

创设情境,说一说,学一学。

师:再来读一读第二段,读出当时的情况和敌人的样子。

[设计意图]

通过多人读,读出突发事件的紧、急、险。通过“发散”,“敌人怎么叫”,体会王二小的机灵、沉着,更看出敌人的阴险“嘴脸”!

4、出示第三幅图。(课文插图③: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后,大喊:“鬼子来了,快开枪!”)

师:我们来看看王二小是怎样给敌人带路的,请大家读第三段。

学生自读第三段。

师生交流:

(1)王二小听到敌人叫喊,心里会想什么?

(2)他为什么“装着顺从,为敌人带路”?

表演“带路”这一段:找一个学生扮演“王二小”,几个学生扮“敌人”,讲台就是“埋伏圈”,台下全体同学是“八路军”。特别提示:出了“埋伏圈”(讲台),门外不远处是山里,是“父老乡亲”的藏身之处。

附:“带路”表演的课堂实录片段

“敌人”押着“王二小”顺利通过了“埋伏圈”(讲台)。师忙喊:“停”!再往前,父老乡亲可要遭殃了!看,王二小顺利地把敌人带出了“埋伏圈”!(生一愣,笑了)

师(着急,生气地对“八路军”):你们怎么不开枪?

生:我怕打着王二小。

生:我看见二小了。

生:我怕惊动敌人,他们会杀害王二小。

生:我舍不得王二小死。

……

师(转向王二小):刚才他们不开枪,你着急吗?

生:着急。

师:为什么?

生:八路军再不开枪,敌人就找到山里的父老乡亲了。

师:找到会怎样?

生:会杀死他们,日本鬼子可坏了!

师(深情、轻声地):假如为了保护所有老百姓,你可能要牺牲,你怕吗?

生(自豪地):不怕!

师(摸该生头):你真是人民的小英雄!那你带一次路吧!这一次你能想办法让八路军消灭敌人吗?

生:能!

……

第二次表演:“王二小”带路到“埋伏圈”中间时,冲着台下“八路军”大喊:“八路军叔叔,敌人来了,快开枪呀!”这时,台下的“八路军”纷纷端起 “枪”。几声零星的“枪声”后,敌人杀害了王二小。这时教师大喊一声:“同学们,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为他报仇啊!”一下子教室里“枪声”震天!

5、师:请同学们再来读第3、4自然段,读出王二小的镇定、坚强,读出敌人的凶残,读出我们的沉痛和仇恨!

(这时的读,要把简单的几句话读出味儿来,读出情。学生在经过表演后,深入到人物内心“走”了一遭,此时再读,二小的“顺从”读得很平静,“敌人杀害王二小”读得很沉痛,而“消灭敌人”读得很愤恨!)

师生反复品读。

[设计意图]

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师生和书中人物做了情感碰撞。课堂上射向敌人的“子弹”,不仅使王二小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高高矗立,也唤醒了他们内心的情感,让英雄的精神永驻孩子心中!此外,情景中八路军开枪前后的思想变化,为孩子开启了另一扇窗,体会了另一种情感。

“走进角色,走进内心”是这个环节设计的主旨。

三、“我说我心”

出示第四幅图(创作图:王二小正面像):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对他,对八路军,对敌人……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师生畅所欲言,交流发言。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打开课文,再看看我们的英雄王二小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由激烈的情感体验后再平静地进入思考、回味,而此时的课文与孩子的“关系”已非同一般了,让孩子自己和“王二小”对话吧。

四、唱歌典《歌唱二小放牛郎》

1、播放歌曲,静静欣赏、回味。

2、师:孩子们,我们永远也忘不了王二小,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看,这首歌颂王二小的歌曲已经唱到了今天……

3、表演唱。

[设计意图]

用音乐再次拨动学生的心弦。朗读、体会、表演、音乐……努力创造立体的课堂,力图展现丰满的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王二小

放哨

带路

杀敌

牺牲

[设计意图]

此板书图文结合,随课文学习过程逐步出示。插图部分作用有三个方面:1、可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2、利于创设情境;3、图文对照(基本上一幅图对应一个自然段,板书展现了文章的线索,对应各个自然段,对学生以后理清层次、抓住文章线索起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特别建议]

《王二小》一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触很深,说出来供老师批评指正。

1、识字、写字。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玩中识字,主动识字,在识字、写字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我一直努力去做的。我的体会是:当每一个字不是枯燥的,而是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气息,好像一个生命体,一个真正的朋友时——学生才会真心地去喜欢它,才能主动地识字、写字。所以,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空静的心灵。拼音、汉字、词句、文章……当所有的一切在教者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时候,他(她)就真正具备了能教学生“热爱汉字,主动识字”的条件。然后是方法。学生有了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教师还要授之以渔,教其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去识字?怎样识字?学生自选其法,就会把识字当作一件乐事,那么,识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2、朗读,体验。

这一点的体会有两点:

一是所有的表演、体验等都一定要依托文本,不可一味生发下去。表演的方法都是为了拓展课文情景,为了更深地体验人物情感,绝非为了表演而表演。

二是教师必须以情激qing。教师是桥梁,教师的情感也是桥梁,他引领着学生的情感逐步与作者及书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所以,教师心中必须先有爱,先有情。

《王二小》教案 篇二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开放而具有活力,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片断一:教师播放课件《王二小》教学插图,配上课文的朗读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

学生们认真地一边看,一边听,教师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学生,只见他们有的闭着眼睛欣赏音乐,有的皱着眉头,有的眉目间还流露出激愤的表情,还有的甚至磨拳擦掌;可见同学们看得多入迷,听得多入神。老师觉得课前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差不多达到了,正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理解课文的时候,这时,一、二组前排有几个学生在底下轻声地议论着:

生:王二小他这个名字真奇怪!

生:是挺有趣的,倒过来像是店小二的名字。

生: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爸爸妈妈取的呗!

生:你知道他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他取这个名字吗?

生:这个名字又不好听,又不好叫!

教师觉得学生对王二小这个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其它组的同学似乎也被吸引过来。

师:这几位同学,把你们刚才议论的问题大声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好呀!(这几位学生说出了刚才的想法)

师:同学们,你们对于王二小这个名字,有什么看法吗?

生:有!(纷纷举手)

生:王二小是一个小英雄,我的姓跟他一样,我感到很骄傲!(一个叫王家辉的同学兴奋地说)

生:我也是!我也是!(王友劲同学慌忙站起来说着)

(其余学生都以羡慕的目光望着他俩。)

师(笑着)说:老师希望你们感到骄傲的不仅仅是因为你们都姓王,重要的是王二小所做的英勇事迹,好吗?

两生(异口同声)说:好!

师:对于王二小这个名字,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王二小也许有个哥哥或姐姐,在家一定排行老二。

生:我认为这个“二”字,还有一层意思,是他的父母对他抱有两个愿望。一是让他将来能解放中国;二是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师:想得真好!

生:我刚才看到图里,王二小的个子又瘦又小,所以他的父母在他的名字里取一个“小”字。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认为他名字里的“小”字除了指身体瘦小之外,还应该指王二小的年龄小。

师:对,当时的王二小只有十三岁。

生:和我们六年级的大哥哥一样大。

师:是呀!王二小年龄小小的,个子小小的,但是他却做出了伟大的事迹!

生:他真了不起!

生:他真棒!

师:王二小的名字正如同学们所议论的那样,那么你们的名字呢?有什么意义?

生:爸爸妈妈希望我有恒心,给我起名叫周恒。

生:我想父母希望我一生一帆风顺,所以给起名叫吴帆。

生:我性格很大方爽朗,所以我叫方爽。

生:我李贇的“贇”字上面是“文”和“武”,父母希望我将来文武双全,底下是“贝”字,我想父母一定把我当成宝贝一样。

师:你们说得真好!还有许多同学都想说,这样吧!回家去把它写下来,明天念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好!

师:你们回家之后,还可以对自己的名字的由来调查调查,知道怎么做吗?

生:问问爸爸妈妈!

生:可以查查字典,看看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师:对,你们真聪明!

……

评析:

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它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倡导“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让学生“活”起来。正如此片断中教师本来准备按照教案设计继续教学,却被学生们对“王二小”这个名字产生兴趣而与以有的课堂思路产生了冲突。此时,若按原教案上课,不免抹杀了学生们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们的自主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的视角认识学生,以新的理念引导学生,以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超越和猜想。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大胆的丢弃原有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使学生通过对自身感兴趣的“姓名”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自主的达到教学目的。而实例证明正是如此,学生们对王二小的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饶有兴趣地议论着,王二小的父母为什么会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通过“二”字认为他排行老二,或是父母对他有两个愿望;通过“小”觉得王二小一定是一个个子小、年龄小的孩子。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和王二小同姓而感到特别的兴奋和骄傲。学生们想的多,说的多,既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大大的提高了他们辨别真善美的价值评判能力。而这时教师作为一个热情的支持者,一个积极的旁观者,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默契配合,和平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相互交流、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王二小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以及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王二小的 “小”中看到他伟大的壮举,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由王二小名字的由来想到学生们自己名字的来历。由此,为解决问题,他们会去积极搜集整理资料,如:问父母、查字典等,还可练练笔,锻炼锻炼口头说话能力。这样,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提供良好的条件。

(由于文化的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不可能是单一的和单向的,必然呈现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片断二: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一天,敌人来扫荡……就叫他带路。”

生:杨光读的好,读出了敌人凶狠的样子。

生:我觉得这一段用自己的话读会更好!

师:是吗?你读来听听!

生: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凶狠地大叫:“喂,小家伙的,快给我们的带个路!”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读?

生:我看了电视里,日本人都是这样说话的,特别的凶。

生:我还可以读,凶狠地大叫:“喂,小兔崽子的,给我们带个路!”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电视里的日本人确实是这样说话的。

生:日本人说话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他们总是在后面加一个“的”字,而且对中国人特别凶狠。所以我认为他们读得好。

生:我觉得敌人不应该这样凶巴巴地说。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说呢?

生:敌人亲切地说:“小孩的,给我们的带个路,好吧?”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柯琦读得怎样?

生:不好!敌人很坏,不可能对小孩这么好!

生:我看电视上,日本人很残忍地杀死了许多的中国人,怎么会对中国小孩这么好呢?

师:柯琦,你为什么会这样读?

生:我看电视上,日本人专门哄小孩做事,还给糖他们吃,态度很好,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生:我认为柯琦说得有道理,这说明日本人很狡猾。

生:像狐狸一样!

师:他们读得都很好,而且还各有各的道理,说明他俩平时看电视都很注意,留心观察。你们俩真了不起!

评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是必要的,但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套上教师的个体色彩,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既定的结论,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本片断由一学生自己理解和电视上看到觉得敌人应该是凶狠残忍的,所以应该读出凶狠的语气,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赞同,而另一学生却根据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不同一面,认为敌人在有求于小孩做事的时候,态度是温和的,所以读出亲切的语气,各有各的道理,所以,教师各自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学生独特体验要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不管什么问题,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创造精神,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王二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整个故事;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将文中的四幅插图以投影的形式出示,同时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此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王二小是什么人?

2、揭题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并检查掌握的情况。

4、汇报:

(1) 出示卡片,指名读,正音,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2) 开火车读,给生字找个朋友。

三、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3)句式训练:一边 ┈┈ 一边 ┈┈

(4)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 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王二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习小英雄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理解图意。

3、了解王二小对敌斗争的经过,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日本鬼子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5、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儿童团员、放哨、扫荡、顺从、埋伏圈。

2.“帮助、英雄”几个字笔画较多,易错地方要多强调。

3、教给学生怎样造句。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不要背诵课文)

2、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课文有一定困难。

一、揭示课题,情景识字

1、小朋友们,再次来到我们的录播教室,紧张吗?我们来听一首歌放松一下心情吧!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录音

2、老师来考考你们,听了这首歌,你知道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吗?(根据回答,板书王二小) 那王二小他会一种本领,这个本领是什么呢?放牛。

3、王二小不仅是位放牛娃,还是一位小英雄呢。想不想跟英雄交朋友啊。赶快把他请出来吧!谁来叫叫他的名字,(找一个孩子来读课题)

你把王二小的姓叫的可真准确。 王是本课我们需要认识的一个生字,你们以前在哪见过这个字吗?

学生可能会说在别人的名字里或者读故事的时候见过。

大家可真会观察,在生活以及阅读中识字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我们一起再来叫叫他的名字吧!

一个小孩子就能够被称为是小英雄,可真了不起,我们赶紧读读课文,来认识一下他吧!(3分钟)

二、小组合作,解决生字

自学环节一

在读的时候老师有三个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3分钟)

2、把你在预习时在课文中圈出的我会认的字,一个字读三遍。(1分钟)

3、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不能解决的一会儿小组来解决。(1分钟)

完成一个小任务,请你在下面画一个对号,全部完成用姿势告诉老师。

小组合作环节一

刚才大家读得特别认真,还有哪些词语不认识,赶快问问你的伙伴吧!组长按照任务卡小组内要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组长逐个询问伙伴,你们还有哪个词语不认识?然后,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他解决不认识字的字音。(2分钟)

2、组长带领学习伙伴读词语。(可以采用这些方法: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男女赛读)(2分钟)

3、小组内讨论展示的方法。(可开火车读、一人读一行、男女赛读),讨论之后,在组内练习两遍。(1分钟)

刚才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想不想来展示一下?

要求:组长先说,我们组怎么读,然后开始读,如果有读错的,其他人来纠正。组长提示读错的人再读两遍

其他小组在读的时候要求先对这组进行评论。然后再展示读。

如果几个小组站起来同时展示,可以让方法相同的小组来比赛。(2分钟)

三、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在我们小伙伴的努力下,大家顺利的认识了这些词语宝宝。瞧,生字宝宝的朋友走了,只剩下这些生字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自学环节二

1、自己来读一读这些生字,一个字给他找两个词语朋友。(2分钟)

2、读完之后,找两个你认为你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一会儿小组内来交流一下。(1分钟)

小组合作环节二

想不想把你的学习成果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赶快在小组内来说一说你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吧,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其它人注意补充。注意小组内交流时,如果你们两个是一样的不要再交流。

要求

1、组长按顺序要求每位伙伴交流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字的识字方法。(2分钟)

2、小组内讨论一会儿在全班交流的四个字。一人说识字方法,其它三个人组词或者说句子。在组内练习一遍。(2分钟)

全班交流

王 方法:减一减,玉减去一点。组词:大王、王子。

助 方法:加一加。组词:帮助、助手。

哨 方法:熟字换偏旁,消。组词:口哨、哨兵、吹哨。

敌 方法:熟字加偏旁,舌加反文旁。组词:敌人、敌情。

荡 方法:熟字加偏旁,草字头加汤。组词:扫荡、坦荡荡。

顺 方法:熟字加偏旁。组词:顺路、顺便。

突 方法:熟字加偏旁,组词:突然、突出。

枪 方法:熟字换偏旁,抢。组词:枪声。

杀 方法:猜谜语的方法。杀害、杀掉。

害 方法:组词。害怕、厉害。

英 方法:熟字加偏旁。英雄、蒲公英。

雄 方法:组词。雄大、英雄。

冲 方法:熟字加偏旁。向前冲、冲水、冲洗。

部 方法:形近字,都。组词:部首、部分。

交流分享时要求:一个小组到前面来说,说完一个字时其他人补充词语或句子。

特别注意:助、杀、雄学生在说识字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用组词的方法即可,鼓励孩子用猜谜语的方法。

今天大家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老师送你们一个大拇指。(12分钟)

三、生字回文(3分钟)

生字宝宝现在回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他们吗?赶快自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指名读,其他人读的时候可以说“我想跟他比一比”“我来评价一下”。

四、开心写字(3分钟)

这节课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顺利的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下面到了我们的开心写字时间了

1、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王”字

这个字我们不但要会认,还要把它写漂亮,仔细观察怎么写好它。(生观察说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练写。特别注意:三个横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2、下边我们再来写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出示带有田字格的“从”

请学生观察后指名说,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左右都是人,但是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左右宽度基本相同。

师范写,学生描红并练写这两个字。

3、评比展示,请一名小朋友上台展示,然后同桌互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写的好就送它一个大拇指,不好,你就帮帮他。

五、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接近了尾声,在课堂上你们把自己的优秀、聪明展示给了大家,你们是最棒的。下节课我们就走走课文去仔细了解一下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王二小》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

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⑴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⑵ “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⑶ 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名说一说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样”、“响”的字形。重点指导识记以下几个字:

员:下半部不是“见”,最后一笔是点。

路:左面是足字旁,右面上边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军:上面是秃宝盖儿,不是宝盖儿。

2、课后练习第2题:

先读生字,用笔描写后,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王: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

前: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左下的“月”第一笔是竖。

响: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处于中间偏上部位。

三、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

先指名读一读词,“长长”与“常常”,都读cháng cháng,但是它们的意思不同。“长长”是很长的意思。“常常”是经常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句子后口头填空。第1、2句填“常常”,第3句填“长长”。

启发学生用这两个词说句子,如“妈妈的头发长长的。”“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走进烈士陵园。”“教师常常表扬我。”“夏天常常下大雨”等。

五、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后齐唱

【板书设计】

王二小            敌人

↓              ↓

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让王二小带路

↓              ↓

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被八路军包围

↓              ↓

光荣牺牲           被全部消灭

《王二小》教案 篇六

《王二小》教学杂谈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 葛素辉】

〖扩充情节,训练发散思维〗

《王二小》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如何在这样的课文中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思维呢?我动了一番脑筋,文中有这样一节:

有一天,日本鬼子来了,走道山口迷了路,他们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捉住王二小叫他带路。

这一节中,包含着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掌握的两个内容:日本鬼子让王二小带他们去哪里?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我把这两个问题插入文中,设计成如下:

有一天,日本鬼子来了,他们想 ,走到村口迷了路,他们看见王二小在放牛,觉得他___________________,就捉住王二小叫他带路。

课前,学生从电视、录像、听故事等各种途径获得了有关课文背景的许多材料,这些积累的材料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日本鬼子想干什么?学生从不同的材料积累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敌人想找八路军的伤病员;敌人想找粮仓;敌人想进村烧、杀、抢、掠;敌人想找到八路军藏枪支弹药的地方……

接着,他们又从王二小的身份(当地人)、他的年龄(小)、王二小的样子(看上去挺老实的)等各个角度来思考:敌人为什么要叫王二小带路?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扩充课文情节的同时,训练了发散思维。

【天津市宝坻区城关镇第九小学 周晓菊】

在语文课中,对于远离孩子们的战争年代的课文,怎样让他们在学文时很快找到感觉,进入角色?《王二小》让学生认识了新的小英雄,但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有的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给敌人带路时为什么不趁乱逃走?枪声响起来时趁敌人不注意滚下山坡也能逃走!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也不错,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当时的环境:敌人看得严,无法逃脱!我们的学生在替王二小担心,短短的一篇课文却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学生在你的影响下自然会进入角色。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 陈丽华】

〖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刚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以往有些教师没有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认为课文内容直白,学生还没有熟悉课文内容,就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深入理解、领悟课文了。实际上,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第一遍时根本不明白文章的大意,甚至有些没学过的字无法像大人那样通过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而老师以为浅显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依然是一团疑云。小孩子那种从众心理使他们有疑问也不懂马上提出来。这就给以后的学习埋下重重障碍。所以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

如《王二小》(人教版第二册)虽然课文内容很容易懂,但是课文的句子相对比较长,而且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不太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了一些情绪的感染,然后花了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自读、同位读、找朋友读,并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质疑。结果,学生读书的次数与理解程度是成正比的,解决的质疑问题越多他们的理解也越多。成人喜欢反复地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是因为每读一遍就体会更深,发现更多的内容。学生也一样,当老师渲染了他们的情绪后,他们也很想从中体会老师所传达的意思,而这些就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阅读才能慢慢体会。所以,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吝啬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也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实验教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设计就是“朗读课文”(也有背诵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努力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并读出感情。这既是多种感官加工、处理、感受书面语言信息的过程,同时也规范了书面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书面语,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水平的过程。

摘自《低年级自主阅读教学浅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一小学 黄培芳】

〖利用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王二小》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①学生自由观察插图。初看插图,学生可能只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不明白图意。②针对问题,仔细观察插图。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便可加深对图意的理解。看完了插图,学生肯定急于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摘自《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学区 杨菊端】

〖开启求异思维,促于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展开争论,不能满足一个答案,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结论或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设计以下问题对学生对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1、王二小是以放牛为主,还是以放哨为主?学生通过求异思维,深入领会了课文内容: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是以放牛做掩护,实际上是帮助八路军放哨的。

2、王二小愿不愿意为敌人带路?为什么?在激烈的争辩中学生领悟到王二小用计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八路军消灭了全部敌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你能否给课文换个题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提出了《小英雄王二小》、《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王二小》等符合文意的题目。如此层层深入地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学懂了课文,而且还在生动活泼地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教学《王二小》所想到的

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 周玉妹

从图入手,图文结合。教学看图学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然后对照图画来识字、学词、学句、学文,即把看图和学文联系起来。用看图得到的认识来解文字,用文字的理解来加深对图画的认识。那么,怎样看图?看图先要有个整体的认识,再到部分的认识,然后再回到整体。也就是说对图面有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而后逐渐地进行观察,再从整体上面来加深观察,这是看图的一般规律。

看连读的几幅图学文,指导看图的大致顺序是,第一步教师提出看图要求,并作必要的提示;第二步学生逐幅看图,根据教师的特点,思考图画内容;第三步根据图画提出的问题进行谈话。如第二册“王二小”中的第一幅图,教师提问:“王二小本来在放牛,为什么牛在他的身后?他在看什么?想什么?一步一步引导儿童说出图意。在引导儿童观察一幅一幅图的基础上,把四幅图联起来观察,并根据课文体会图意。

结合图文加深组词连句成段的训练。学习每幅图都应先看图说话,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成一句一句的话,再连成一段一段的话。如第二册《王二小》第一段,教师在看图的基础上,提出图上的画是谁?“他是什么人?”“在干什么?”第一、二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王二小”、“儿童团员”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话:“王二小是儿童团员”这就变成一句话。接着再层层设问,让学生回答:“王二小在做什么?”“王二小在放牛”。“王二小还在做什么?”“王二小还在放哨”。教师指出:放牛和放哨这两件事同时做的,连起来应该这样读:“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然后再把前后两句话连起来,就变成了一段话。这样学生通过实际习例知道:词就是这样连成句子,句就是这样连成段。

结合图文,加深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关系的讲解,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如《王二小》的第二段中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敌人为什么要叫王二小带路?因为敌人走到山上,迷了路。这样一讲学生对上下句的内在联系也很紧凑了。就整篇课文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凑。如第一段交代王二小给八路军放哨,第二段回答了放哨的原因,敌人要来“扫荡”。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把词、句段有机联系起来,对理解课文,口述和作文,发展儿童的思维很有好处。

《王二小》教案 篇七

课题王二小课时第2课时课型阅读课教材分析《王二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一篇讲述英雄事迹的文章,全文以小英雄“王二小”为中心,讲述了他怎样将敌人成功地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并将敌人消灭的故事。学生分析因为王二小生活的时代离现在太遥远了,这样的故事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再加上一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此类课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尤其要注意“助、哨、顺、杀、英、冲”的读法,另外注意巩固“走之底”的写法,可让学生书空或指名上台写。 2、初步理解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 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2、 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     借助电子白板 、flash等资源辅助教学;利用教师引导性的提问梳理知识,完成知识的构建。 2.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课堂上进行引导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资源与媒体电脑,电子白板,图片,音乐,链接互联网前置性学习学生听长辈讲述战争时代的有关背景,对《王二小》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巩固复习“走之底”的写法。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书空或指名上台写。 1、通过游戏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教学重点。 2、用白板的遮盖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未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试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称王二小是什么? 2、设疑:一个才十三岁的放牛娃,为什么被作者称为小英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学生再度熟悉课文内容。 2、 设疑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精读,字字句句悟英雄                       1、 了解主人公背景 (1)       请你仔细看图,你发现这个放牛娃和别的放牛娃有什么不一样吗? (2)       语言训练:一边······一边 2、出示第二幅图。 (1)指名读与插图对应的第二段。 (2)“扫荡”的意义理解。 (3)敌人是怎么叫王二小的?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当时的情况和敌人的样子。 3、出示第三幅图。 请小朋友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并出示相关练习。 (2)王二小听到敌人叫喊,心里会想什么? (3)王二小真的顺从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装着“顺从”,给敌人带路? 4、请小朋友再读3、4自然段,读出王二小的镇定、勇敢、机智,读出敌人的残酷,读出对王二小牺牲的无比沉痛。 5、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提问:为什么说八路军冲下来,不用跑呢? 1、学生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在白板或者练习纸上练习语言训练点。 3、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视频。   1、(1)白板出示第一幅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 (2)利用白板即时反馈功能,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及时整合知识。   2、(1)白板出示第二幅图。 (2)白板插入“扫荡”视频,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的了解“扫荡” 的意义。 (3)指导学生朗读,在白板上标出重音。 3、(1)白板出示第三幅图。 (2)出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关练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3)白板圈出“顺从”“装着”等重点词,帮助学生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4、指导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白板标出朗读重音“装着、顺从、突然、四面八方、杀害、小英雄王二小”。 5、用不同颜色圈出“冲”。                     四、感染真情 (1)情境感染。教师讲述“血色石”的资料。插入《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小朋友谈谈心目中的王二小。(让学生再次回到课题:补充课题:——的王二小) (2)诵读感染。 1、听老师讲述“血色石“相关资料,观看《歌唱二小放牛郎》。 2、学生发散思维,补充课题。 3、在之前学习的前提下,学生的感情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在此学生再进行诵读的自我感染。     (互联网插入)   五、拓展作业 (1)回家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将给家长听。 (2)搜集其他小英雄的资料。 了解作业要求。 对所学知识进行后续性的巩固与加强。

《王二小》教案 篇八

王二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义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的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拼读音节,自由读课文。

提要求:现在请你一边看图,一边读旁边的文字,不认识的字自己拼读音节,凭借拼音初步读懂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检查初读情况。

l.从读生字新词。

2.分段朗读课文。

3.小组交流: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什么。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班内交流:我知道了什么?

(1)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2)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2.理解词语:常常、放哨、一边……一边……

(常常:经常、总是、不止一次的意思。放哨:站岗或巡逻,在本课指监视敌情,及时向八路军和乡亲们报告消息。一边……一边……:两件事同时做,这里指王二小同时又放牛又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3.观察第一幅图。(王二小正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4.教师小结:文章第一段是讲第一幅图的内容的,共有两句话,讲儿童团员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5.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帮助八路军站岗放哨。

二、图文对照,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仔细观察,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

提示:图上都有些什么人?(敌人,日本鬼子。)他们来干什么?(“扫荡”)他们要王二小干什么?(带路。)从图上能看出敌人的表情怎样?(很凶狠)。

(2)找出讲第二幅图内容的句子,指名读,自由读。

(3)理解课文。

提问: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①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②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正给八路军放哨。)

理解词语:扫荡、山口

扫荡: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派兵到他们认为有八路军的地方去打八路军。实际上常常借此机会杀害老百姓,抢东西,烧房子,无怨不作。给“扫荡”加了引号,指明这是引用敌人的话。山口:出入山经过的地方。

(4)小结:第二个自然段讲第二幅图的内容,共有两句话,讲敌人“扫荡”迷了路,指明王二小带路。

(5)指导朗读。注意读准“有一天”的“一”滚“yì”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观察第三幅图。

提示:①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画的是哪句话的场面?(图上有敌人拔刀的凶狠样子和王二小大声喊话的形象,画的是“突然,四面八万响起了枪声”那句话的场面。)

②敌人听到四面八万响起的枪声,他们怎么做的?(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王二小。)

(2)找出与第三幅图相关的段落(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读。

(3)熟读理解第三、四段课文。

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①第三段讲了什么?(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②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

“装着顺从”:“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为了让敌人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消灭掉。这个重点词语体现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

③“埋伏圈”:指周围有八路军埋伏的一块地方。

④“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是八路军放枪的声音,是说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⑤“上了当”:上当就是受骗,敌人以为王二小真的给带路,实际上是把他们带进了埋伏圈。

⑤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个怎样的人?(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4)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这句话要读出喜悦的语气。“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当了。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前一句要读得稍快,急促,读出八路军向敌人进攻的“高兴心清”。最后半句“就杀害了……王二小”要读得低沉,表达沉痛、惋惜的心情。“就”后面稍顿,表示不忍说出后果。

3.图文对照,学习第五段。

(1)看图。提示:①图上画了些什么人在干什么?他们的神态怎样?②想象出他们在喊什么?

(2)借助拼音,自由读第五段。

(3)熟读,理解第五段。

着重提示理解如下问题。

①战斗结果怎样?(消灭了全部敌人。)

②“正在这时候”指哪个时候?(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正在这个时候,是指上段而说的,指敌人杀害王二小的时候。)

③课文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为什么用“冲”字而不用“跑”字?你觉得这个“冲”字用得怎样?(“冲”写出八路军既勇敢又迅速,势不可挡的气势,用得非常恰当。)

(4)小结:第五段是讲第四幅图的,写八路军冲下山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5)齐读第五段。指导重音、停顿。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三、整体回顾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四、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激发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自学本课生字。

跟同桌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哪个字不好记,找出来问问同学或老师。

三、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员:下半部分是“贝”,不是“见”。

常:上面是“ ”,中间“口”,下面是“巾”。

军:上下结构,上面是“ ”,下面的笔顺是: 。

四、指导书写。

“常、路”的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些。“路”左半部“ ”(足字旁),右边的上半部是“ ”(折文)不是“攵”(反文旁)。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8篇《《王二小》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