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时间:2024-12-17 13:45:18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通用12篇)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热诚欢迎大家来灵岩寺游览,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希望灵岩寺的优美风光和深厚佛教文化能给您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希望我的解说能帮助您更好地认识灵岩,解读灵岩,体验灵岩的“灵验”,带一份灵岩胜水灵山的灵气和快乐回家,与您的家人和同事们共享。

  灵岩寺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积淀,素有“灵岩奇异出尘寰,压尽江南万重山”的美誉,加之与泰山一脉相承,不但历代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就是历代皇帝去泰山封禅也喜欢驻跸此地。公园665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到泰山封禅曾在这里逗留十天之久。也许是两口儿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又深感灵岩护佑大唐盛世的灵验之气,回京后便降旨免除当时的齐州也就是现在的济南一年半的赋税。而大家所熟悉的乾隆皇帝,曾经八次驻跸灵岩寺,留下一百多篇诗文。另外,自宋神宗熙宁三年至明代,灵岩寺的住持一律由皇帝钦定,可见其地位之高,名声之大。唐朝名相李吉甫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域内四绝”,灵岩寺位列其首。所以,灵岩寺不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风景名胜区,而且也同泰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灵岩与灵验谐音,人们在灵岩寺许下美好心愿,相信不久就会灵验,很快变为现实。因此,来灵岩寺不但欣赏了优美的景色,而且也会因灵岩灵验的寄托,助推您幸福的人生和光明的前程。(万德,灵岩广场)

  各位朋友,在我们前行的右方,有座四壁陡峭,险峻难攀的山,由于它的山顶突起,酷似一只傲然高唱的胸鸡,所以从前便

  取名叫做鸡鸣山。传说,鸡鸣山上有只神鸡,不但能报时辰,且知阴晴、晓祸福,还能劝人改恶从善。元朝时期,这一带有一伙强盗,常常到鸡鸣山下集结,之后便入户抢劫偷盗,闹的远近村庄人心惶惶,夜不安寐。一天晚上,这伙强盗在山下刚刚商定行动计划,准备出发,就听到了鸡叫声。他们以为天就要亮了,便匆匆忙忙的作鸟兽散。回到贼窝,见天上星斗仍在上半夜,就又回到鸡鸣山下,商讨继续作案的计划。谁知刚欲动身,又听到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只得又作鸟兽散。待他们行至半路,仰观天上星斗刚刚移至半夜时分,就第三次返回山下,商议新的作案计划。但是,经过这三次的往返折腾,东方真的破晓,山下村庄的大公鸡们已经齐声高唱了。强盗们惊得目瞪口呆,以为这是神仙显灵,警告他们不要做坏事,于是他们商定,从此金盆洗手,改邪归正,不再干那鸡盗狗偷,伤天害理的勾当。从此,鸡鸣山周围百里之内,出现了夜不闭户,鸡犬不惊的安宁局面。鸡鸣山从此得名,不但是灵岩寺的门户,还被列为灵岩寺外八景之首。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灵岩寺这个礼佛向善、福缘灵验之地了。

  灵岩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更有许多巧夺天工之处,我们行进方向的右边,大约两公里处的那座山叫做明孔山。明是光明的明,孔是洞孔的孔,顾名思义,那就是因为该山的崖峭壁上有个透明山洞而得名。大家可以仔细观看,那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透明山洞,远远望去,山阴暗淡处那大如磨盘的耀眼光亮恰似明镜高悬,皓月当空,令人叹为观止。正如许多奇景奇观一样,它也有一个美妙神奇的传说。朗公和尚创建的灵岩寺因为遭到北魏太武帝的灭法之劫而毁为灰烬,法定大师重建灵岩寺时,由一条青龙为他引路,两只老虎为他驮经,但当他将近灵岩时却遇到一座插翅难过的绝壁高山。法定大师便双手合十,面壁肃立,默念经文,不饮食长达三九二十七天,终于打动了菩萨心。菩萨令太阳

  神射穿岩石,绝壁高山顿时透出红光数里。法定大师寻光而进,穿越明孔洞,到达现在的灵岩寺址,开始了他的复兴大业,明孔洞也变永世不灭的留存在人间。现在的穿越题材影视剧充斥银幕、荧屏,我们面前的明孔山明孔洞应该算是穿越剧的鼻祖了。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实地穿越一下明孔洞,过把穿越瘾。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2

  我们脚下的这座小桥叫聚善桥,毫无疑问,凡踏上这座小桥的朋友必定是同心向善之人。桥下的这条无水小溪叫虎溪。据说,开挖此溪并建此聚善桥是仿效庐山慧远僧人送客不过桥的故事。再加上灵岩寺是散布式庭院,与中国大多数寺院的中轴线式庭院建筑不同,僧人送客过此桥、此溪,便犹如将客人送出山门了。可见佛门中人也是十分讲究客套礼数的。

  与聚善桥近在咫尺的这座古建筑就是灵岩寺的二山门——天王殿。这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天王殿始建于金末元初,现存建筑为明代遗存,因殿内素有护法四大天王而得名。殿东侧持宝剑者为增夫天王,持琵琶者为持国天王;殿西侧,持伞者为多闻天王,手臂绕龙者为广目天王。据说,四大天王手中所持法器蕴含“风、调、雨、顺”之意,表达着农耕社会中人们的祝愿与期盼。历史上传说,大旱之年,地方官吏都会到灵岩寺祈雨,心到神知,非常灵验。

  钟鼓楼在寺院里是不可或缺的,灵岩寺也不例外。天王殿东侧为钟楼。是宋朝政和四年(1114年)至金夏统元年(1141年)间,由妙空和尚营建。后来不断重建翻修,现存古楼为明代建筑。钟是佛教法器,凡住持上堂、道法、说教都要撞钟,所以,钟声又应该是寺院的号令。灵岩寺钟楼上悬挂的铜钟为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用五千斤黄铜铸造而成。钟鸣时,山峦铿锵作应,缭绕荡漾,让人神清气壮,听来荡气回肠。鼓也是佛门法器,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都要击鼓。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3

  欢迎大家来到环境清幽的佛门圣地灵岩寺来游览。

  灵岩寺所处的这座秀丽的山峦,名叫灵岩山,使泰山的十二支脉之一。海拔687.3米,大家请看灵岩山与其他有什么不同呢?唉,对了,他的顶既不是园的也不是尖的而是方的,因此它又叫方山。又像一方官印,因此又叫玉符山。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天台国青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的盛名。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灵岩寺的风韵吧。

  我们现在来到山门金刚殿,殿内塑有“哼哈二将”,专为把手大门守护寺院的安全,走过“聚美”小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二门山”,他建于明代,又叫天王殿,殿内望有四大天王,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顶,殿内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碣十七块。记载了灵验的历史沿革及影响。(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因为“晨钟暮鼓”之说)。

  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大雄宝殿,原为宋代的献殿,明清重修。建筑风格前后是不一样的,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为硬山顶。造型精巧玲珑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现在殿内的石柱及柱础,还是宋代的遗物。上额的彩画边很生动逼真,充满生活气息。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殿就是千佛殿,它是灵岩寺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主体建筑。(建筑风格为单檐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宏伟壮观的)。这座大殿是唐代高僧惠崇创建的,宋代扩修,(唐宋时为寺中主殿,成为大雄宝殿),现在殿宇为明代的建筑,虽然自创建以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现在仍保存着唐宋的建筑风格。进到殿中,中置长方形须弥座座上有三尊大佛,中间为吡户遮那佛(藤胎),东为药师佛(明成十三年)西为阿弥陀佛(明嘉靖二十二年),大家也许都看到西殿上有许多高30厘米的铜铸和木雕小佛,“千佛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大殿四周的四十尊罗汉泥塑,(据佛学文献记载,为众生造福。不知大家又没有看到千佛山的十八罗汉,千罗为花岗岩),而灵罗为藤木所制,显得非常栩栩如气。他摆脱了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每个塑像都以现实人物为基础,神情状貌非常生动,喜怒哀乐俱形于色,动态变化各有特征,堪称海内无双。看,老者手上的青筋;那个愤怒者脖子上的青筋,个个口目传情,没有一个相同的。罗汉身上用的是朱砂江,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因此虽然年代已久,但颜色还是那么逼真。(这些罗汉的塑造年代,史料记载不详),根据资料分析,可能是宋代塑造的。这些罗汉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雕/塑,佛学有非常高的价值,是中国泥塑遗存的艺术瑰宝之一。清末学者梁启超为“灵岩泥望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这正是对我国古代艺术才能的高度评价。

  (御书阁是唐代主持慧崇和尚专门为存放皇帝赐御书而建造的,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

  (除了千佛殿,您可以看到东山峰有一怪石,状如一个老僧,身披袈裟,手柱禅杖,而后面的柏树,活脱脱就是一对弟子,这块怪石就叫朗公石《神僧传》中记载,东晋时期高僧来此山说法,讲的“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朗公说“此山,灵边,为我净也;它时涅磐当埋于此”)

  好的辟支塔参观到这里,我们接着向西走,我们来到了灵岩寺的另一重要景点“墓塔林”,这里面有唐宋至明代灵岩寺住持僧人的墓塔167座,墓碑81块,其数量仅次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居全国第二,它与少林寺的塔又不同,少林寺属于砖塔,灵岩寺属于石塔,年代不一造型各异。有的高达数十尺,有的才尺许,底部都是带有浮雕。在这些塔中,最早的就是这幢慧崇塔了,是唐代灵岩寺创建间慧崇的墓塔,(惠崇是灵岩寺贞观年间的和尚,生前在灵岩勤于佛事,对灵岩寺做出了极大贡献,它活了100多岁。)是重檐单层方石塔,全部石砌,通高5.30米,宽3.74米,上面雕有狮头,飞天,武士等图案。南面辟半圆拱门,内为方形室。东西门均为饰门,是半掩式假门,雕有乐伎,舞伎等图案,保留六朝,隋代的艺术风格。塔顶以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这座塔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雕刻艺术的珍贵字资料。

  《息庵禅师道行碑记》,日本和尚邵元为灵住持息庵禅师撰写的。和翠证盟殿亦称证盟功德,方山证盟殿,平面呈椭圆形,跨进殿门,正中雕有高约五米的释迦佛像,东西两壁各有一菩萨一尊,都是唐代造像。内有很多唐宋提。明朝时,外僧修方形石室,增门朱红色,故亦称红门。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4

  灵岩寺水秀山青,幽绝雅静,引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寻好诗觅佳句。咱们眼前的这座小山岗叫做黄茅岗,岗侧的这座小亭子叫做黄茅亭。别看这座小亭子不入眼,他可是当年寺僧们迎接官员的地方,所以又叫接官亭。无论黄茅岗还是黄茅亭,之所以名声显赫是因为苏东坡大学士于元丰八年八月二十日,因奉命下齐州祭祀泰山,过灵岩时酒后醉卧黄茅岗并赋诗一首。那首诗豪放不羁,颇显有苏大学士的典型的文风,诗云:“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手东南望,指手大笑使君狂”。如今,这首诗镌刻在千佛殿西侧墙壁上,过一会大家一看便知。不仅东坡先生的诗意狂放醉游人,那豪放如游龙的笔法更令酷爱书法艺术的游人陶醉。所以,游人每每至此,必于黄茅亭中坐,更要在片麻石上躺,那“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的潇洒与放浪便于不知不觉中浸润到肌肤与骨髓中去了,如果哪位游客朋友有兴致的话,不妨去岩石上躺一躺,找回一些东坡先生狂放不羁的豪放情怀。

  (灵岩寺山门外)

  灵岩山最早的名字叫方山,也就是我们面前这座山。方山峰巅雄伟高大,四面陡如刀削,方方正正,形状很像古代帝王的传国玉玺。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又称它为玉符山。而“灵岩”的来历则与灵岩寺的创始人朗公和尚有关。据传说,朗公和

  尚创建之初,在山前讲经说法,听众达一千多人,不但听众为他的精彩说法所打动,就连山上的岩石也为之点头,大家据此说他经文讲的精彩生动,他却十分谦虚,说是那是因为此山有灵气,于是,方山之名就逐渐被灵岩所代替,也就有了“灵岩灵验”的佳话。所以就有了山门外的这通“大灵岩寺”碑。我们通过这个山门,便可进入闻名遐迩的大灵岩院内。但是,进山门之前我还要给各位游客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游客朋友介绍一景,那就是大灵岩寺碑(转载 于:w :灵岩导游词)南边的“鸳鸯檀”。

  所谓“鸳鸯檀”就是两株胸围分别为1.84米和2.2米的青檀树。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青檀树皮造纸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这种原料造出的纸细致绵润,光洁如玉,纹理纯净,墨韵清晰,色泽耐久,吸水力强,揉搓无损,不蛀不腐,经久不变,享有“寿千年”之美誉,故又名“千年檀”。这两棵千年檀,根部交织在一起,枝叶相吻相伴,虽树心镂空、依然轻笃意深,所以人们便喜欢叫他们做“鸳鸯檀”。成为情侣们连心定情的留影宝地。凡在此留有合影的夫妻,无不亲密缠绵似鸳鸯,忠贞不渝如青檀。

  广场正中这块大灵岩寺碑,是元代文书纳题写,往前走为乾隆皇帝的御碑壁,内容是对灵岩寺景色的赞美。灵岩寺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文物众多,因为众多文物的存在,灵岩寺获得了很多的头衔,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20__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

  寺内现存北朝以来的寺院建筑遗址,宋代辟支塔、墓塔林、40尊宋代彩塑罗汉等著名景观,现在我们可以逐一参观。

  首先我们来到灵岩寺的山门——金刚殿,始建于元代,现为清代遗物,里面有护法金刚(1985年重塑),俗称“哼哈二将”,塑在山门里,守护佛法寺院的安全。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名刹古寺灵岩寺!今天我给诸位朋友做导游,我将尽我所能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希望大家载兴而来,满意而归。

  灵岩寺所处的这座秀丽的山峦,名叫灵岩山,是东岳泰山十二支脉之一。海拔687.3米,灵岩寺位于一山(泰山)、一水(泉城的泉水)、一圣人(曲阜)的山东黄金旅游线之间,(距泰山主峰约为10公里,距济南40余公里)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珠古代文化,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自古就是闻名的旅游胜地,具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的盛名。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__年荣获国家首批4A级景区称号。大家请看灵岩山与其他有什么不同呢?唉,对了,他的顶既不是圆的也不是尖的而是方的,因此它又叫方山。又像一方官印,因此又叫玉符山。(灵岩主峰为狮山,因为在远处望去犹如一头雄狮蹲伏在那里,所以称为狮山,山的最高处有一巨大岩石,四壁如削,成为方形,所以最早时人们称之为方山,北魏时《水经注》中称之为玉符山,也是因为这块巨石的形状方方正正,像古代将军的印玺?古称将军印为玉符?因而得名)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泰山之北最幽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也。”的赞语,从寺院至山巅有殿阁36处,亭阁18座,文物众多,古迹荟萃,北如蹲狮的方山,东如骆驼的朗公山,南如卧象的竹山。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灵岩寺的风韵吧。

  我们现在来到山门〔金刚殿〕,金刚是金中最刚之意,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金刚力士,是专门持金刚杵(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守护佛法的天神。这个殿的风格属明清建筑,塑有“哼哈二将”,专为把守大门守护佛法和寺院的安全。

  走过“聚善”小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二山门”,他建于明代,又叫〔天王殿〕,殿内塑有护法四天王,(在印度佛教中,传说在须弥山腰有一个山叫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住,各护一天下,四天王所居之天称作四天王。中国内地佛教寺院中一般均有四天王塑像,他们各是:东方持国天王,其塑像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手绕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他们各有一个从者,顺次是乾闼婆,鸠荼、龙、夜叉,还各有91子辅佐四王守护十方,据称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及其他地方的小神)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顶,房梁五架,两边以穿插坊连成整体。柱头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础为复莲式,系宋代遗物。殿内存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碑刻十七块。记载了灵岩的历史沿革及影响。另有钟楼、鼓楼等附属建筑(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因为“晨钟暮鼓”之说)。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6

  各位朋友:

  大家好!热诚欢迎大家来灵岩寺游览,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希望灵岩寺的优美风光和深厚佛教文化能给您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希望我的解说能帮助您更好地认识灵岩,解读灵岩,体验灵岩的“灵验”,带一份灵岩胜水灵山的灵气和快乐回家,与您的家人和同事们共享。

  灵岩寺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积淀,素有“灵岩奇异出尘寰,压尽江南万重山”的美誉,加之与泰山一脉相承,不但历代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就是历代皇帝去泰山封禅也喜欢驻跸此地。公园665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到泰山封禅曾在这里逗留十天之久。也许是两口儿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又深感灵岩护佑大唐盛世的灵验之气,回京后便降旨免除当时的齐州也就是现在的济南一年半的赋税。而大家所熟悉的乾隆皇帝,曾经八次驻跸灵岩寺,留下一百多篇诗文。另外,自宋神宗熙宁三年至明代,灵岩寺的住持一律由皇帝钦定,可见其地位之高,名声之大。唐朝名相李吉甫把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域内四绝”,灵岩寺位列其首。所以,灵岩寺不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风景名胜区,而且也同泰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灵岩与灵验谐音,人们在灵岩寺许下美好心愿,相信不久就会灵验,很快变为现实。因此,来灵岩寺不但欣赏了优美的景色,而且也会因灵岩灵验的寄托,助推您幸福的人生和光明的前程。(万德,灵岩广场)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7

  灵岩山最早的名字叫方山,也就是我们面前这座山。方山峰巅雄伟高大,四面陡如刀削,方方正正,形状很像古代帝王的传国玉玺。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又称它为玉符山。而“灵岩”的来历则与灵岩寺的创始人朗公和尚有关。据传说,朗公和

  尚创建之初,在山前讲经说法,听众达一千多人,不但听众为他的精彩说法所打动,就连山上的岩石也为之点头,大家据此说他经文讲的精彩生动,他却十分谦虚,说是那是因为此山有灵气,于是,方山之名就逐渐被灵岩所代替,也就有了“灵岩灵验”的佳话。所以就有了山门外的这通“大灵岩寺”碑。我们通过这个山门,便可进入闻名遐迩的大灵岩院内。但是,进山门之前我还要给各位游客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游客朋友介绍一景,那就是大灵岩寺碑(转载 于:w :灵岩导游词)南边的“鸳鸯檀”。

  所谓“鸳鸯檀”就是两株胸围分别为1.84米和2.2米的青檀树。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青檀树皮造纸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这种原料造出的纸细致绵润,光洁如玉,纹理纯净,墨韵清晰,色泽耐久,吸水力强,揉搓无损,不蛀不腐,经久不变,享有“寿千年”之美誉,故又名“千年檀”。这两棵千年檀,根部交织在一起,枝叶相吻相伴,虽树心镂空、依然轻笃意深,所以人们便喜欢叫他们做“鸳鸯檀”。成为情侣们连心定情的留影宝地。凡在此留有合影的夫妻,无不亲密缠绵似鸳鸯,忠贞不渝如青檀。

  广场正中这块大灵岩寺碑,是元代文书纳题写,往前走为乾隆皇帝的御碑壁,内容是对灵岩寺景色的赞美。灵岩寺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文物众多,因为众多文物的存在,灵岩寺获得了很多的头衔,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20__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8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灵岩寺。它地处长清县万德镇东北七公里的灵岩山,位于泰山北麓主峰四十里处,是泰山的十二支脉之一。现在我们的游览车已进入了灵岩山,这里群山环抱,峰峦清幽,松柏苍翠,泉水清冽,风景十分秀丽。明代诗坛领袖王世贞曾赞美这里是“泰山背最清幽处”。灵岩山原名方山、玉符山。

  因山的主峰顶部高大雄伟,方方正正,很像将军印而得名。至于灵岩这个名字的由来,则与朗公的故事有关。朗公是东晋高僧,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他常骑一头毛驴四处宣扬佛法,人们只要听到他的驴叫,即“从者如流”。传说朗公来方山说法时,听众达千人之多,不仅人听得入迷,而且“猛兽归伏,乱石点头”。听众把这一异状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于是方山改名为灵岩山,灵岩寺也由山得名。至今寺东面的朗公山上还有一块高约十丈的奇石,远看像一位老僧拄杖而行,后面的几十棵松树,像弟子随侍于后。据说,这石头就是朗公的化身。

  灵岩寺的始建人叫法定,传说他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来此开辟山场,引泉建寺。那时的寺建在今天灵岩寺的北面,名叫神宝寺,隋代已有名气。唐太宗贞观年间(640年前后),在惠崇的主持下迁到此处,成为我国佛教神宗的据点,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天下寺院“四绝”,而灵岩寺更被称为四大名刹之首。唐高宗与武则天去泰山封禅时,就曾在此住宿,清乾隆皇帝也在这里建过行宫。相传,灵岩寺鼎盛时期殿阁有四十余处,禅房五百多间,僧侣八百余人。禅宗提倡饮茶,从此饮茶盛行,是北方人开始以茶为饮料的原因之一。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9

  欢迎大家来到环境清幽的佛门圣地灵岩寺来游览。

  灵岩寺所处的这座秀丽的山峦,名叫灵岩山,使泰山的十二支脉之一。海拔687.3米,大家请看灵岩山与其他有什么不同呢?唉,对了,他的顶既不是园的也不是尖的而是方的,因此它又叫方山。又像一方官印,因此又叫玉符山。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天台国青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的盛名。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灵岩寺的风韵吧。

  我们现在来到山门金刚殿,殿内塑有“哼哈二将”,专为把手大门守护寺院的安全,走过“聚美”小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二门山”,他建于明代,又叫天王殿,殿内望有四大天王,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顶,殿内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碣十七块。记载了灵验的历史沿革及影响。(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因为“晨钟暮鼓”之说)。

  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大雄宝殿,原为宋代的献殿,明清重修。建筑风格前后是不一样的,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为硬山顶。造型精巧玲珑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现在殿内的石柱及柱础,还是宋代的遗物。上额的彩画边很生动逼真,充满生活气息。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殿就是千佛殿,它是灵岩寺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主体建筑。(建筑风格为单檐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宏伟壮观的)。这座大殿是唐代高僧惠崇创建的,宋代扩修,(唐宋时为寺中主殿,成为大雄宝殿),现在殿宇为明代的建筑,虽然自创建以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现在仍保存着唐宋的建筑风格。进到殿中,中置长方形须弥座座上有三尊大佛,中间为吡户遮那佛(藤胎),东为药师佛(明成十三年)西为阿弥陀佛(明嘉靖二十二年),大家也许都看到西殿上有许多高30厘米的铜铸和木雕小佛,“千佛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大殿四周的四十尊罗汉泥塑,(据佛学文献记载,为众生造福。不知大家又没有看到千佛山的十八罗汉,千罗为花岗岩),而灵罗为藤木所制,显得非常栩栩如气。他摆脱了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每个塑像都以现实人物为基础,神情状貌非常生动,喜怒哀乐俱形于色,动态变化各有特征,堪称海内无双。看,老者手上的青筋;那个愤怒者脖子上的青筋,个个口目传情,没有一个相同的。罗汉身上用的是朱砂江,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因此虽然年代已久,但颜色还是那么逼真。(这些罗汉的塑造年代,史料记载不详),根据资料分析,可能是宋代塑造的。这些罗汉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雕/塑,佛学有非常高的价值,是中国泥塑遗存的艺术瑰宝之一。清末学者梁启超为“灵岩泥望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这正是对我国古代艺术才能的高度评价。

  (御书阁是唐代主持慧崇和尚专门为存放皇帝赐御书而建造的,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

  (除了千佛殿,您可以看到东山峰有一怪石,状如一个老僧,身披袈裟,手柱禅杖,而后面的柏树,活脱脱就是一对弟子,这块怪石就叫朗公石《神僧传》中记载,东晋时期高僧来此山说法,讲的“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朗公说“此山,灵边,为我净也;它时涅磐当埋于此”)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10

  灵岩寺有证可考的历史是自唐代惠崇开始,直至清代,而以宋代最为鼎盛。灵岩寺风光优美,殿宇峥嵘,布局宏伟,其中有极负盛名的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前人有“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现在大家看到的石坊是灵岩寺的第一道山门,建于清乾隆26年(1762年)。上面的“灵岩胜境”四个字就是乾隆皇帝御笔所书,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寺院广场上的“大灵岩寺碑”是由元人文书讷题写的。

  石坊南面这座山叫明孔山,山上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车轮大小,南北相通的圆形洞孔,光线透过,不论晴天、阴天都像一轮明月高悬天上,人称“明孔洞”,也是传说中法定禅师的面壁处。

  这是在灵岩寺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最负盛名的主体建筑——千佛殿。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当时叫大雄宝殿。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的。大殿是木结构建筑,阔七间,深四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单檐庑殿顶,檐角向上伸出,像振翅欲飞的大鸟。殿前的多棱石柱,古朴庄严,雕琢精美,是唐代原物,也是现存不多的文物精品。

  殿内四周墙壁上原有数以千计的,高约30厘米的木制小型佛像,故称千佛殿。佛像表现的是分身释迦牟尼集会讲法的热烈场面。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不足半数。殿中央供奉着三尊大佛像,藤胎髹漆,塑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东边的是药师佛,铜铸,造于明宪宗成化13年(1477年),西边是释迦牟尼佛,也是铜铸,造于明世宗嘉靖23年(1543年)。

  殿内最引人注目,为历代称道的是两边神座上的40尊宋代彩色泥塑的罗汉坐像。像高大约在101—120厘米左右。罗汉身上妆銮均用天然矿物质颜料涂饰,故而永不褪色。人物形态、气质刻画细致传神,表情动作无一雷同。或怒上心头,或喜上眉梢,或托腮沉思,或慷慨激昂,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连衣服上的皱褶,手臂上的青筋都分明可见。衣着打扮与人物性格十分贴切和谐,显示了精湛的雕刻艺术。从泥塑的贴近现实的艺术风格上看,基本上是宋代作品。近代学者梁启超称它是“海内第一名塑”。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于1983年11月23日参观后题写了“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碑文。它是我国泥塑遗存的艺术珍品,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千佛殿东西两侧老干龙钟的汉柏下是苏轼的诗碑,字迹龙飞凤舞,为宝刹增色不少。其实,苏轼并未来到过灵岩寺,这首诗是他在徐州登云龙山时而作。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11

  灵岩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更有许多巧夺天工之处,我们行进方向的右边,大约两公里处的那座山叫做明孔山。明是光明的明,孔是洞孔的孔,顾名思义,那就是因为该山的崖峭壁上有个透明山洞而得名。大家可以仔细观看,那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透明山洞,远远望去,山阴暗淡处那大如磨盘的耀眼光亮恰似明镜高悬,皓月当空,令人叹为观止。正如许多奇景奇观一样,它也有一个美妙神奇的传说。朗公和尚创建的灵岩寺因为遭到北魏太武帝的灭法之劫而毁为灰烬,法定大师重建灵岩寺时,由一条青龙为他引路,两只老虎为他驮经,但当他将近灵岩时却遇到一座插翅难过的绝壁高山。法定大师便双手合十,面壁肃立,默念经文,不饮食长达三九二十七天,终于打动了菩萨心。菩萨令太阳神射穿岩石,绝壁高山顿时透出红光数里。法定大师寻光而进,穿越明孔洞,到达现在的灵岩寺址,开始了他的复兴大业,明孔洞也变永世不灭的留存在人间。现在的穿越题材影视剧充斥银幕、荧屏,我们面前的明孔山明孔洞应该算是穿越剧的鼻祖了。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实地穿越一下明孔洞,过把穿越瘾。

济南灵岩寺导游词 篇12

  灵岩寺水秀山青,幽绝雅静,引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寻好诗觅佳句。咱们眼前的这座小山岗叫做黄茅岗,岗侧的这座小亭子叫做黄茅亭。别看这座小亭子不入眼,他可是当年寺僧们迎接官员的地方,所以又叫接官亭。无论黄茅岗还是黄茅亭,之所以名声显赫是因为苏东坡大学士于元丰八年八月二十日,因奉命下齐州祭祀泰山,过灵岩时酒后醉卧黄茅岗并赋诗一首。那首诗豪放不羁,颇显有苏大学士的典型的文风,诗云:“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手东南望,指手大笑使君狂”。如今,这首诗镌刻在千佛殿西侧墙壁上,过一会大家一看便知。不仅东坡先生的诗意狂放醉游人,那豪放如游龙的笔法更令酷爱书法艺术的游人陶醉。所以,游人每每至此,必于黄茅亭中坐,更要在片麻石上躺,那“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的潇洒与放浪便于不知不觉中浸润到肌肤与骨髓中去了,如果哪位游客朋友有兴致的话,不妨去岩石上躺一躺,找回一些东坡先生狂放不羁的豪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