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他

时间:2019-05-22 13:36:56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标准的国字脸布满深深浅浅的褶皱,粗犷的眉毛显出与他性格不符的张扬,微垂的眼。紧抿的唇上方因那把锈迹斑斑的老剃须刀而带着些许扎人的胡茬,皮肤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显得有些黑红。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于尘土飞扬的几十亩地和小院里的猪马牛羊、白菜果树之间。

姥爷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农民。

姥爷生于六十年代,正是国家贫困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姥爷四岁那年,太姥姥因病去世,是太姥爷一手将姥爷带大。

他二十多岁时娶妻生子,靠着一身使不完的劲儿养活了一家六口人。后来三个孩子去外地上了大学,自己的父亲也因病去世,只剩自己和妻子留在家中。尽管如此,姥爷仍坚持着种地,这一种,又是十三年。

母亲、小姨和小舅曾一起劝说过姥爷:“爸,这都快六十的人了,您就不能不种地,享享福啊?家里又不缺钱,您说您这么辛苦干什么啊?”刚从地里回来的姥爷清理着衣服、鞋子上的泥土,头也没抬地说道:“咋了?从城里回来,嫌弃你们爹一身土气了?中国的农民,一辈子都得待在土地里!”

以前,为了凑齐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姥爷曾顶着正午十二点的烈日在田间忙碌,也曾在下雨时披着雨衣在田里拔草。村里人劝他歇一歇,他总笑道:“不行啊,家里的孩子还等着我的”金子”呢!”小时候的我不明白,以为那“金子”是姥爷从哪里挖出来的财宝。慢慢长大后才知道,姥爷口中的“金子”指的是收成。地里的麦子和玉米,院里的大白菜和成堆的果子,都是姥爷的“金子”。姥爷就是用这些培养出了三个高材生。

姥爷很爱自己那几亩地。

每年的玉米种子都是千挑万选的,品种好,产量高。我问姥爷:“怎么看哪个是好种子呢?”等到的只有似玩笑般的三个字:“贵的好。”一时间,我也分不清姥爷说的是真是假,毕竟在选种的时候,他从不吝啬。

姥爷说,要请人拿机器把地犁的松松软软,再上好肥料,便能播种了。等到玉米苗子长到二三十公分的时候,就该间苗了。

间苗就是把挨得紧凑的苗子中长势较差的那棵拔下,不让它们阻碍别的玉米苗的生长。这对于身形较肥胖的姥爷来说,无疑是一件艰难的事情。看到两棵苗挨在一块儿,姥爷总是使劲眯着眼观察,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嘟囔着什么:“嗯……这棵比较好,那棵看着也不错……”很长时间,才拽起一棵,放到一旁的筐里。姥姥直说,姥爷有“强迫症”,看个苗儿还要老长时间。姥爷总是弯着腰,觉得累了,便暂时停下手里的工作,直起身来揉揉酸痛的腰,卷上一根叶子烟,坐在小土堆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傻傻地咧开嘴笑。

我至今都还记得姥爷在烟雾中略显朦胧的笑容,尽管——姥爷已去世三年之久。

姥爷忌日时,我们来到老家,来到葬着他的这片土地。

我想,姥爷似乎代表着那个年代的人,勤劳、朴素又带着些自己的固执,他一辈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心却从未被囚禁。闭上眼,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面泛黑红,总说自己是中国式农民的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