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南山菊——那是印象中的陶潜-优秀记叙文900字

时间:2020-06-19 08:41:10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悠远的山中飘来浅浅低吟的笛声,模糊的丛林里,簇簇菊花开得正是淡雅,几只银白的蝴蝶轻盈的在乱花丛菊中来回、翩翩起舞。空中还夹杂着淡淡的文墨气息,似乎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深楠的诗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透过树的间隙仔细一看,乌黑的长发,蓬松的髻,陶渊明亭亭地立在菊花丛中;手中,一枝幽菊,长长的胡须随风而动。一种跌入奇景的错觉,只觉身边有着丝丝自然的清凉。到底陶渊明是不是从这里进入传说中的桃花源呢?

抑或,他是怀着脱俗的心态误入了世外桃花源。官场,勾心斗角;尘世,趋炎荒芜;人心,惶惶附势。闻桃花香远迷人,慕人情朴实善良。微风一阵,一切美的竟成为虚幻,不闻也罢,世间也许不存在真善美,冰冷的人间,也许应该没什么留恋的吧!做一枝东篱幽菊,归居于山林之中,不理尘世之事,自己的生活,也许会更好。作一首悠远的诗,摘一支优雅的菊,耕一块黝黑的田,品一口幽然的茶,唱一曲悠悠的歌——这是仅属于他的桃源……陶渊明,不攀权贵,远离世俗,廉正清直。数无数骚人墨客,渴望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不闻纷争社会的,或许只有他吧!然而,却真的只有他,带着梦幻般注定悲剧的童话,与世人……渐行渐远。

陶渊明,一段不朽的神话。我之所以如此崇拜这位“花之隐者”,是他的“心远地自偏,猛志固常在”,是他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是他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雄壮的大志,他死亡的平淡。仍喜欢反复赏味美好而虚幻的《桃花源记》,明知结局是凋零,但总是抱着无数的遐想,怀着无限的憧憬。很喜欢在心中默默的问陶渊明“为何要创造如此美好的虚境?明明很渴望,但把美丽的它残忍的破坏不是很可惜吗?“又爱模仿陶渊明的语气平和的说道:“美丽的总是易逝的,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人世有太多的不公正,乐后有悲,善后有恶,美后有丑,人不可能顺风一生。倒不如抱着自然的心态,平淡的视这一切为浮云。桃源终会被毁。”

一甩衣袖,潇洒地辞官归隐,虽之前的自己热衷于官场,冀望在此一展抱负。无奈,无奈,官场太过黑暗,不如寻一处山,盖一间房,垦一亩田,自在悠闲,却也在另一处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如菊花一般,静静的在一处优雅的开放,并无最肥沃的土壤,更无最细微的照料,只需一片清旷的土地,便能开出一道最靓丽的一道风景,隐隐的,未有牡丹的妖娆,莲花的清高,只是淡淡的远离着世俗。陶渊明不正是如此吗?古往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客赞美陶渊明,不只是他的悠闲自在,更有对他远离世俗生活的向往。而我只爱陶渊明的一丝清闲,唯慕他的一份坦然,更加仰慕他当时的义不容辞。南山虽无,菊花未灭;渊明已去,桃源却永在。

时间的尘埃渐渐淹没了千年的历史,惟一缕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