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是与非,不浸愁与醉-散文1000字

时间:2020-12-18 08:41:38 | 来源:啦啦作文网

翻开书扉,一股清爽之气迎面而来。袅袅书香,浸染了浅墨纸笺的纯净,在我风华正茂的年华中,顾盼生辉。

我自幼便钟情于散文,冥冥之中不知是散文选择了我,抑或是我选择了散文。在有意无意的阅览中,我痴迷上了朱自清的散文,不知为何,他的散文总能让我心如止水。

朱自清能用最朴素的言语抒发最深沉的情感,也能用最华丽的词藻叙写最朴实的故事。他的散文浅读时是酒,让人陶醉的酒,深读时是茶,令人回味的茶。书中每一字都值得推敲,他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初读《朱自清散文选》时,只是单纯喜欢朱自清那清新典雅的文笔,并未深入了解作者寄予其中的种种情愫,毕竟那时才小学,人生境界和思想的不足之处,让我只停步于文章文笔动人的层面。

初解朱自清的散文,则是由《背影》开始。《背影》于我们学子来说无疑是熟悉的,因为是教材里的一课。文章主题是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语句简练,却在一笔一画间尽显深情。《背影》感动读者之处,在于对父亲的细节叙述,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一是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吃力地爬上又跃下,只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二是父亲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得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两处体现了父亲那言不表露却在一举一动间对儿子深沉的爱。一句句平凡简短的对白,总能激荡起我心里那一泓涟漪,而后便被朱自清那细腻的情感触动,慢慢深入了他的写作世界。我逐渐明白,情感的表达也有婉约的一面。

正值年少懵懂,初处世俗,内心满是浮躁之意,难以将心沉静。于写作而言,最怕之事就是内心浮躁。只因没有沉淀的心境,就难以写出有深度的佳句。于是,我的文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处于瓶颈状态。

后来随着几段人生的起落,随着几许分离的哀伤,岁月的痕迹改变了我的心境。脸上少去的是笑意,心中却多了几分恬静,却也是暂时的恬静。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以月衬花,把情景相融之美渲染到了极致。那一池的娉婷宛若酝酿几世的老酒,让人微抿一口便能沉醉良久。他在这夏花的绚烂下,忆起自己的故地。明明置身于社会动乱之时,但字句间总透出美好安逸之意。正如他的名字中“自清”二字,为人的清者自清,处事的波澜不惊,乱世中仍不变的如莲花般不染的心,贯穿着朱自清的一生,也成为我所追求的向往的一生。

为了追求朱自清的“静”,我于暑假中独自前往桂林,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二十多天的旅行中,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络社交,只为了全身心地追求最自然的静好。或许,是因为雨季洗涤了心灵,或许是山水仙境抹去了浮躁之意,若都不是,那也许是时间真的抚平了一切吧,至少对于过去的悲苦,都淡然了。

将伤口敞开给风景,将情思也寄予风景,悲欢离合乃是命中注定,不如饮下几许清风,将思绪变成笔墨挥洒,如朱自清一般,不愿染是与非,不浸染愁与醉。伴着书香,在琥珀色的年华里,渐行渐远,渐渐成长,于我而言,如此静好的人生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