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读后感_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时间:2020-12-19 10:59:35 | 来源:啦啦作文网

读后感是一种常见而实用的文体。它是作者在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乃至一段话、一则材料之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细读原作,生发感受。顾名思义,“读后感”是因“读” 而生“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深化,不“读”则无以“感”,“ 读”不细则“感”不深。因 此,写作之前,要先对原作进行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准确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深入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和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实际乃至历史经验展开联想,从原作联想到现实,由他人联想到自身,从而生发出丰富的感受和体会。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有感可发,有话可说。

二、选准“感点”,深入突破。“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往往会产生多方面的感受。但在一篇读后感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的感受都写进去。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思考、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从纷繁复杂的感受中选择一个最佳角度作为“感点”,即写作读后感的突破口,集中笔墨写深写透,千万不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毫无疑问,可以作为“感点”的角度,就是自己体会最深、见解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并且写起来又最为得心应手的那一点感受。

三、明确思路,规范结构。一篇读 后感,通常包括“引--议--联--结”四个部分。开头要“引”,即用概括的语言引述原作的相关内容,交代感想从何而来,为下文的议论做好铺垫。接着是“议”,分析所引述的原文材料,点明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提出全文的基本观点。然后是“联”,即联系自身及社会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而深入地阐述基本观点,这是整个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做到首尾呼应,前后贯通。当然,这只是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结构,文无定法,在具体写作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总之,写作读后感,要在深入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集中笔墨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独到感受,做到 条理分明,结构严谨,力求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

【例文引路】

永不言败

--读《老人与海》有感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读罢《老人与海》 已经好几个月了,但老渔夫桑地亚哥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耳边。(开篇引用《老人与海》中的名句,为下文进一步生发感受作铺垫。此为“引”。)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老渔夫是个失败者:他一连84天捕不到鱼;在第85天时,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却被它折腾得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治服了 大鱼,在归航途中却又遭到群鲨的袭击;等到回港时,这条1500磅的大马林鱼被啃得只剩下一具骨架。尽管如此,老渔夫从没有放弃过斗争,从没有丧失过希望。在现实中,他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 神,展示了人的高贵和尊严。(在引出“很多人”对老渔夫的看法后,作者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为“议”。)

芸芸众生,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失败屈服。一旦内心屈服,所 有梦想都将化成泡影。面对失败,我们要像老渔夫那样,勇敢地去面对,顽强地去拼搏 ;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给人生留下遗憾。因为,我们已经努力了,虽败犹荣。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由老渔夫联系到“众生”,论述“永不言败”的重要性。此为“联”。)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荆棘丛生,坎坷不平,但只要我们勇敢地攀登,顽强地跋涉,直面挑战,永不言败,我们就会发现,世上没有过不去 的坎 ,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间,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敢于迎接挑战。只要我们不轻易放弃,不轻言失败,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打败我们的,其实只是我们自己。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打败。(站在人生的高度,将论述推向深入。此为进一步“联”。)

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人生箴言。(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回扣原著。此为“结”。)

【名师点评】

《老人与海》是一部意蕴极其丰富的经典之作,可以抒写的感受很多,但作者只撷取一点--老渔夫“永不言败”的精神,由此生发开去,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永不言败”的重要意义。综观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感受鲜明,说理透彻,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