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观后感650字

时间:2021-02-19 09:42:02 | 来源:啦啦作文网

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开了“三倍”速、被互联网充斥的信息时代,诗词尤其是古诗,尤其是与古诗为友一生的人,真的很少见了。

但感谢上天,还留下了一位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1924年出生的人,出生于一个北京的书香世家,从小就开始学习诗词,对古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加上碰上了一位好的老师顾随,使她在古诗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但她命运坎坷,跟苏轼有得一拼。因“七七事变”,她父亲随国民政府西迁,断绝了音讯;同年9月在她十三岁时,母亲在手术后去世;随后在1948年结婚后迁居台湾,与亲人分别、丈夫入狱、作品遭封杀、女儿和女婿出意外,她都撑了下来。

她能撑下来是因为有诗。她把诗当做一个情感发泄口,纵然世界对她不友好,她依然有古诗作伴,笑看世间百态,并且在古诗词上有很深的造诣。

但,古诗词没有在现代的互联网世界里找到一席安身之地,现代的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是玄幻、侦探、恐怖、言情小说,文学经典也只有“红楼梦”等还能撑起一片天,其他的古诗词文学,除了学生之外,也很少有人问津。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键盘侠,他们就像身怀二十斤烈性炸药一点就炸,还专门在网上找茬,不管好事坏事尤其是诉说自己的心事,必噴,总是忧郁的人被说成“做作”,写诗写词就是“矫情”。

在这样的社会里,诗词能开花吗?

如果不是叶先生在1998年给江泽民主席写信,呼吁国家重视幼少年学习古典诗词,教育部因此出版了“古典诗词诵读精华”,对古诗词高度重视,那么古诗词会不会就此被遗忘呢?

诗词,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最精练、最宝贵的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载体。我们要珍惜、要提炼、要传承、要将古诗词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不一定要像叶先生一样做一位诗人,但我们可以以诗为心灵之友,纵使世界对你不友好,也可以笑看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