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1-03-13 10:20:23 | 来源:啦啦作文网

北宋著名诗文大家,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当时形成一种风气,大凡吟诗作赋,作文言辞,只要按照苏文体例、文风,在社会上就比较吃得开,往往功名顺畅,自有羊肉可吃;反之就很吃不开,只有“吃菜羹”的份了。可见苏轼受人推崇的程度。在苏轼的词中,《定风波》最让我爱不释卷。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的是一件小事。词前有一句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苏轼被贬官到了黄州,他想在沙湖买块田地亲自耕作,就约朋友去相田,没想到途中下起了雨。因为带雨具的仆人先离开了,所以就落了个雨淋头。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苏轼却边吟咏诗句边愉快地向前走。过了一会儿,天放晴了,苏轼看看刚才淋雨的路,觉得“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在遭遇雨淋之后,感叹道,无论是风雨还是晴天,都无所谓了。

诗人确实在出行途中遇到了风雨,所以这风雨是实写自然界的风雨,是引发诗人感叹的原因。同时,这里的风雨也含有象征意味,象征着人生的风雨,人生的磨难。

苏轼屡遭贬谪,可谓磨难重重,在一场又一场人生的风雨中,他认识到,只要心境平静,世界自然也就平静了。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人的一生,若从未经过风雨,也是无趣的吧?

所以,当风雨来临的时候,不必躲避,也不必乞求遮蔽,迎着风雨走吧!不管风雨后面是不是晴天,走着,就是一种胜利!雨再大,也湿不了坚强的心!

所以,阳光明媚的时候,也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得意忘形。阳光再好,也无非是穿行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