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间:2017-12-06 09:29:07 | 来源:啦啦作文网

在现实生活中,总看到人们对某人,某事轻易作出“标签式”的判断。那匆匆一瞥后粗略的剪影、那寥寥几个单薄的词语,替代了长久的观察、深入的思考,草草地限定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或一些成因复杂的事。人们自以为了解了,把握了那些被贴上标签的事物。然而,他们忘记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几个“标签”就可以描述清楚的。

轻易给人贴标签,使人们看待他们的眼光过于狭隘。谈起清洁工,许多人脑中定会浮现一幅扫大街的群像,背脊佝偻,面孔模糊,毫无特色。然而山西的费大姐,干的同样是清洁工的工作,却在业余时间自学了吹萨克斯,每天工作结束后,费大姐都会给街上的一名流浪者送晚饭,流浪者吃着饭,她便在旁边吹萨克斯。难道这样的一个人,可以用“清洁工”这个标签去概括吗?那日日响起的乐声中,回荡的是对美的追求,对善的践行。当我们看着费大姐,我们该看到的是一个精彩丰富的生命,而不是单薄干瘪的标签:“清洁工”。

轻易给事贴标签,使人们忽略了本该拥有的诸多精彩。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制度中,中考、高考极为重要。因此我总听到许多张嘴在说,“学习就是为了应试。”太多的中小学生因为学习叫苦不迭,宁愿做些无关紧要且他们也感受不到太多乐趣的事,只为了逃避学习。但是,许多学习的内容,其实非常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写这首诗时,他自己的屋顶也被秋风掀了,在这样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他依然心系天下,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精神!司马迁写《吕太后本记》,描写吕后如何用尽手段登上统治者的地位,极为心狠手辣,但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安定,犯罪率极低,民众生活富足,表现了人的两面性。这些东西在那些习惯“贴标签”的人眼里该是枯燥的。学诗歌,学文言文,都是为了应试嘛!没错,我们是要考试,但学习从来不仅仅是应试。那些贴标签的人,他们错过的是壮美的历史图景与代代相传的思想瑰宝。有些学生厌学,视学习如洪水猛兽,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怪罪于贴标签给他们带来的对于学习的刻板印象。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像那标签所描述的一样去生活。他们亲手限定了自己生命的广度、深度,阉割了自己的个性。就像《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每个群体都完全整齐划一,按照没定好的规则行事,没有任何的自主思考。看似也挺快乐,然而细想来,这样实际上是对生活的自我麻醉,同时也导致了个体创造力的缺失。那些给自己贴标签的人,累累的标签使他们看不到生活中其他的可能性。他们只是像机器一样,日复一日的重复既定的程序。若是这样,做人,或是做一台冰冷的机器,又有什么分别?

这世上绝大部分的人、事,都是复杂而多样的。标签化的危害就在于,它把许多复杂的问题,挟有个人成见地草草概括——这必然导致认知上的极大偏差。生活中那些“标签化”带来的问题,应该给我们以警醒:多角度、长时间地观察事物,辅以深入的思考,才能使我们靠近问题的本质。而生命也从不像标签,生命是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