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优秀8篇)

时间:2023-07-05 08:39:09 | 来源:啦啦作文网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重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 篇一

1、 简单了解有关戏歌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3、 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讲解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上课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京腔向同学们问好,要求学生也用同样的腔调向老师问好。

提问:觉得这样的问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课件播放《说唱脸谱》片断

引出戏歌的概念。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

二、新歌学习

1、初次聆听《我是中国人》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

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3、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4、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A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比较有戏曲的特点

按节奏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老师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

老师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还有哪一句带有波音记号呢?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总结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

〈1〉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2〉老师加上倚音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和她们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师讲解前倚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4〉总结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5〉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请大家在老师唱歌谱的同时,边唱边数拍。

学生可跟琴视唱前9小节歌谱,再唱后14小节,最后23小节连起来唱,让学生找出换气的地方。

D 师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学习歌曲

同学们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圆,就连老师都佩服你们,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戏曲动作作为奖励吧。

师表演跑圆场并介绍戏曲演员围着舞台中心绕圈子,表示在长途上行走叫做跑圆场。

学生分组表演。

让我们来完整的唱一遍,老师唱歌谱你来唱歌词。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这首戏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答

对比练习

7、有感情的演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唱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视频。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演绎同名戏歌《我是中国人》的呢?

9、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来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10、分组比赛唱

学生评价

三、表演唱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过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相互学习)

四、总结

师: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哪个剧种被称为“国粹”?

京剧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剧,学习京剧,将来也能够登上戏曲的舞台一展风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篇二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2012-02-27 09:40:51| 分类: 教学随笔|举报|字号 订阅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汪汪 汪,朋友们 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喵喵 喵,小狗 好!” “叽叽 叽,老师 好!” ……

【这样的开课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感受导入新课。

聆听模仿。在四周贴满动物图片的教室里,投影屏幕中出示森林的背景图片,播放描写大森林早晨美丽宁静景色的音乐,拉开幕布展示贴有大树、小草、湖水的板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动物王国。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播放描写动物的音乐。有轻快奔跑着的小马,爱唱歌的布谷,骄傲的小兔,勤恳的乌龟,咆哮的狮子,……学生随音乐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寻找“藏”在教室四周的“动物”。师:“看!我们到哪儿呢?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同时也在活动中自觉地辨别评价自己与别人的动作,选择肢体语言和体态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谈话:日常生活中你都喜爱哪些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学生间通过信息交流可间接地拓宽视野,在互动中展示自我、自由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喜爱的音乐激趣活动。】

三、学唱歌曲。

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和叫声。小鸡 说话 唧唧 唧,小鸭 说话 嘎嘎 嘎。

【学生们在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的同时也学会了歌曲节奏,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初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再听歌曲演唱,把没有唱词的地方拍出来。在没有唱词的地方做你喜欢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 6161 2)│

【学唱歌曲《动物说话》时,歌中的间奏是学生较为难掌握的一个环节。通过律动认识歌曲中穿插的间奏,引出间奏如何处理,让他们去思考并寻找出他们心中的答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活动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便开始迸发为间奏创编出千姿百态的动作。】

随歌曲伴奏演唱《动物说话》,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

四、创编活动。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

【前面的音乐活动如:用动物叫声问候,听表现动物的音乐,看同学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猜动物名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编素材。学生们感觉正是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狗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 1212 3)│ 小狗 唱歌 汪汪汪, 小羊 唱歌 咩咩 咩, 小猫 唱歌 喵喵 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协调能力。师生、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探究式的自主学习。】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马和大象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 1212 3)│ 小马 跑步 嗒嗒嗒, 大象 走路 嘭嘭 嘭, 表演展示。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探究式学习方法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自我感觉也为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则更能终身享受音乐。】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肢体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其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进行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的活动中,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第三,在活动中肯定学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这种激励机制即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我觉得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更多巧妙的环节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篇三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们):孔雀。

二:学习孔雀舞音乐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生:二拍子。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

三:学习孔雀舞蹈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生:(模仿)

案例分析:

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步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

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平 阴 县 少 岱 小 学

石 杨 杨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 篇四

这次上课,我的心态还算不错,我想我还是挺享受这个比赛过程的。

比赛之前,我考虑了很多问题: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何与陌生的学生问好;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上课的教具;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在不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如何掌握备课的尺度:太难,学生接受不了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太简单的话,课堂实效差……最关键的,在备课时,我始终考虑:我的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之后有什么收获。 这些思考如果光半天时间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更多的是依赖平时的积累。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但要唱好也不容易。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

1、教师表演唱《鼓浪屿之波》,应征孩子们的音乐伙伴。[组织教学,拉近师生距离,并导入到本课的情感主线]

2、学生配乐诗朗诵《献给鼓浪屿》[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起到练声的作用]

3、听范唱《大海啊,故乡》,抓住速度,节奏,情绪等要素分析乐谱。[锻炼学生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

4、引导学生找出最具典型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5、 学唱歌曲,学生找出自己唱得不太满意的地方,师指导改善歌唱方法。[以情导声,意在声先,以气连声,高音低唱]

6、在郑绪岚演唱的《鼓浪屿之波》中总结下课。[感受歌曲意境,学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我认为课堂氛围还不错,学生上课也很投入,特别是最后演唱《大海啊,故乡》时,我能感受到歌声中流露的情感。我想,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最后也融入到音乐中去了,这节课,我很享受。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篇五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邓钺炘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听音乐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适宜的内容,在教学中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感受和体悟,再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循序渐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静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听音乐的方法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日常教学所需,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我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适宜的内容,在教学中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感受和体悟,再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孩子喜欢音乐,从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

例如,在给学生上《清晨》一课。我想,音乐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情感共鸣,再加上熟悉的电影、电视情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体会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这样来思考的: 以情导境——在愉快的氛围中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的教材内容是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欣赏优秀电影音乐。首先,我请学生欣赏一段无声画面,请他们找一找问题,提一提建议。随后请学生唱一唱自己喜欢的影视歌曲,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本课对影视音乐的探索之旅。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这首歌曲对情绪、气息、音色等要求都很高,而且是一首两个声部的合唱曲,因此实际学习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如何既能让学生保持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又能初步较完整地表现歌曲呢?我是这样的设计的:

1、欣赏电影《祖国的花朵》片段,注意电影中的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既了解、回顾了电影,也使学生对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忍不住想要唱一唱。

2、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音画结合。通过画面与歌曲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影片主人公愉快的心情。在欣赏之前我先出示了三个问题,请学生在欣赏时关注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情绪和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也暗示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让他们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如果老师坚持不懈地这样引导孩子,那他们一定会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3、唱熟悉的第一乐段。

4、演唱高声部旋律。

5、学唱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不被大家熟悉,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但是他与高声部相比能够找到一些特点,那就是旋律的走向比较相似,节奏也基本相似,但是有两个小节的旋律走向是相反的。我请学生帮我画画旋律线,注意高低两个声部的旋律,找一找他们的异同。让学生观察低声部旋律,自己找到特点和规律,对唱准低声部是很有帮助的。实际的演唱效果也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6、合唱两个声部的第一个音,初听合唱的效果。

7、合唱。

8、完整演唱歌曲。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选择演唱形式,甚至可以自由竞争来做领唱。在轻松和谐氛围中完成歌曲的演唱。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篇六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孔雀舞

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们):孔雀。二:学习孔雀舞音乐

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

三:学习孔雀舞蹈

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 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

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

生:(模仿)案例分析:

(一)1、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美”,以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为更好的让学生第一感觉喜欢上舞蹈,欣赏优美的舞蹈,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我以一段孔雀舞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情境的创设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为了营造轻松的环境,我一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如“小朋友觉得大孔雀表演的怎么样?那怎么听不到掌声呢?”等这些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3、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进学生学习舞蹈的重要保证。创设大孔雀和小孔雀的互动情境。学生为主体扮演小孔雀参与学习中来。在教学中,1)先由我师范动作(为了更形象我把自己比成大孔雀,学生为小孔雀),学生跟着模仿。2)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血习(主要用了我问学生答)。3)要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减少老师教,学生学的程式化教学。要发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来教老师的互动学习。4)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动作,我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进行练习。学生做着小孔雀动作来寻找大孔雀,让学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产生出美的画面。5)完全掌握好动作后,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在整齐有序对型上表演。(六个小圆圈变成六个列队有序的在教室穿插)“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处得非常开心,现在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说再见了。我们抖动孔雀手势配上踮脚走跟老师说再见” 我的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刚好响起.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充满喜悦。因为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实现我的教学设想。更值得高兴的是准时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掌握恰到好处,这是我最大的进步。

(二)要让孩子喜欢舞蹈,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你——舞蹈老师。要想让孩子喜欢你,就必须做到爱孩子,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唤起他们的兴奋感,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

总之,舞蹈艺术的融入,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继续改进、完善、落实,使舞蹈艺术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独特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砖添瓦。

《金孔雀轻轻地跳》教学案例反思

金孔雀轻轻跳》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歌曲,在导入这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都有哪些民族,进而过渡到云南傣族。认识傣族云南主要是通过观看云南的风土人情及泼水节的视频录像,录像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在观看中最让学生震撼的是傣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孔雀舞舞。通过观看舞蹈视频,学生对孔雀舞有了形象的直观感受,在之后自己模仿孔雀舞动作的环节中,也学的又快又好,同时也节省了不少教师示范的力气。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学习《金孔雀轻轻跳》时,我采用的是整体听唱法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讨论、发现和解决歌曲难点。通过反复聆听,让学生了解要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最后,请学生分层次用自己的方式单独演绎歌曲。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在学生掌握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之后,我让学生总结出傣族音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以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热情。

艺术组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沛县大屯镇花园小学

2013.10.16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 篇七

随着里查德·克莱德曼富有号召力的音乐响起,我开始了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节音乐课。由于学校统一安排老师上预备课,因此我也响应号召,主要给学生讲讲课堂纪律。此前听很多“过来人”说,第一节课一定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尤其要制住调皮的学生,这样以后上课会比较的轻松,不至于总停下来管纪律。而且虽然说现在提倡“乱”的音乐课堂,但是还是应该有分寸,要“动静结合,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只有收方自如的课堂才能出好的成果。于是,我暗想,一定要收住笑容,尽量使自己看上去严肃一些。

上课前,我来到了班级门口,准备把小家伙们带到艺韵楼,哪知道这正是大课间做操的时间,他们还没上楼呢!可这时已经快要上课了。我左顾右盼地翘首期望着,而他们终于不紧不慢地出现了,个个满头大汗地急着喝水,根本不顾我这个站在一旁的老师。我不禁急了,朝他们吼了一声,他们才慢慢转向我。我好不容易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水瓶,在教室外排队。乖乖,这个时候那强有力的音乐已经响起了,而孩子们还在唧唧喳喳,我也只好把他们带下楼。一路上,他们磨磨蹭蹭,不停地说话。我呵斥了几声,但似乎效果不大。我心里担心极了,就怕影响到其他上课的班级。

好不容易,到了音乐教室的门口。我给小家伙们安排了座位。由于他们之前刚活动过,浑身冒汗,而音乐教室又比较闷热,座位又少,孩子们坐的很挤,于是他们怨声载道的,不停地喊热。我知道这节课很难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了。果不其然,虽然我能一时地震住他们,可不出一会,又有骚动了。哎,我也是挥汗如雨哪!在教他们唱校歌时,他们倒是精神还比较集中,这音乐课哪,还是要用音乐来发挥威力的。这35分钟把我累的可够呛,主要是这嗓子吃不消。

这到后来的几节音乐课,我逐渐摸出了门道,一开始在排队的时候哪,就要杀鸡儆猴,哪个学生调皮的,把他拉到队伍前面,于是整个班级都安静了,而且一路上走到艺韵楼也都很识相。而上课时,不听话的学生就让他来做小老师,做在钢琴椅上,果然,小家伙们都安分多了。

看来,在纪律管理上,“严厉”要和“表扬”相结合。这上课的艺术还真得慢慢地摸索,多听多学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话还真不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模版 篇八

音乐《草原上》教学案例分析

XXX XX县第X小学

《草原上》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案背景

歌曲《草原上》,选自小学四年级音乐教科书,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民歌。音乐语言十分简练,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刻画出了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二、教学片段

1、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老师:请同学们欣赏《蒙古人》的乐曲,聆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学生:欣赏乐曲、感受乐器音色特点、辨别所演奏乐器。

2、从了解民族乐器——马头琴引入大草原与蒙古族。老师:悠扬的马头琴声来自远方,象是马儿在向我们倾诉着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大草原,神秘的蒙古包和勇敢、多才、多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

学生:观看多媒体中大草原风光,在优美的画面中,富草原特色的音乐背景下了解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地域特点、民族风情以及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主要情况。

(1)认识“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2)蒙古包、马头琴、摔跤;

(3)蒙古歌舞:挤奶舞、马刀舞、旋子舞等。

3、初步感受蒙古族歌曲的特点,更好学习歌曲《草原上》。

三、案例分析

1、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蒙古民族音乐的探究和学习欲望。用多张辽阔的草原照片做的动画,先让学生进入课题的情景中,激发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爱慕之情,使学生一下就对草原上的人和事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中引用马头琴的演奏特色,加上多媒体画面的视觉冲击,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美丽的大草原。

2、发扬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学生各有各不同的特点,在分组创编活动中,选自己喜欢的特长去组队,去创造表现的形式,实际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既遵循课改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舞台,刺激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3、形体表演,增强学生的创编能力。

要求分几个小组用不同内容的形体表演方式,来展出对大草原的喜爱以及对蒙古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有画美丽的草原景象的、有跳蒙古舞蹈小组合的、有用乐器演奏的,让他们感☆www.chayi5.com☆受到表演、创编、合作的乐趣。让他们觉得原来遥不可及的蒙古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如此贴近。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就能理解到民族的优秀音乐内涵,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精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