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时间:2023-07-13 13:34:33 | 来源:啦啦作文网

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片的历史事件。在接下来的这篇课文里,为了更方便语文教师的授课,接下来,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10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一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社会以此为分水岭,结束了泱泱大国的天朝梦,逐步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了最黑暗的历史进程。这段历史进程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但在这段进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则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学习《虎门销烟》,最为重要是通过感受、体会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感、行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空喊口号、空有热情、空去景仰都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使学生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思考:今天,我们要怎么做才最有益于咱们这个国家。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入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现代事件,结合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把握,努力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爱国需要我们认清自己,踏实努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其策略为以读激情、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做到内化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工具性和其承载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读激情。如第四、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通过有效地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课文第五自然段,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虎门销烟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一层层激发学生情感,如你的朗读似潺潺溪水,你的朗读似奔腾江河,你的朗读似咆哮大海,最终促进了学生情感的爆发,真切地体会销烟之壮――壮我民心,壮我国威。又如课文第四自然段,细腻地描绘了老百姓在销烟后的激动喜悦之情,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百姓的喜悦之情,我引入鸦片对人体、对民众伤害的资料,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做到了读有味、读有情、读有思。

2、以读促思。这一教学策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读,二是对补充文本的读,我认为第二种读如能建构在第一种读的基础上,将是相得益彰,互有裨益的,而非是所谓的脱离文本,主次不分。下面谈对文本的读。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课文详细地描述了销烟时来的各种人等,且每一人等皆以自己独有面目出现,这就非常值得引发学生思考: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面目。如百姓为何闻讯赶来,官员何以身着朝服,外国商人何以面对中国百姓?这些问题的思索,必然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体会虎门销烟的非凡意义。再谈对补充文本的读。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思考需要翅膀,语文阅读的思考更需要翅膀,翅膀在何处?――教师补充的恰当的课外文本。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替学生接好飞翔的翅膀。本课教学末,当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百姓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欢天喜地、憧憬未来的时候,我适时引入虎门销烟后的诸多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我们今天纪念虎门销烟,是要牢记历史,感怀先贤,更是激发壮志,为国努力,避免悲剧重演。

3、以读促写。语文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便是学习语言,会读会说会写。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学会表达。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内容,然后读书想想课文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进而学习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再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做到了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林则徐以及时代背景。

1、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林则徐事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熟读课文,教师正音。

二、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1、教师指导本课重点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练习写字。

三、学习一、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你们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战争吗?谁能说说美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攻占了整个伊拉克并且活捉了他们的总统萨达姆呢?(板书:实力 虎门销烟)

二、读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都都说清楚

(教师板书: 伟大壮举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过渡:

历史的车轮划过一百六十七载,今天我们只能借助影片,去虎门感受这一伟大壮举,回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多的词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水泄不通”,并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写人多的词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4、都有哪些人来了?

1)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人多的感觉来。从 “身着朝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外国商人”,面对虎门销烟,你会怎样想?

5、外国商人是如此厉害,咱中国老百姓怕不怕?相机理解“彩旗林立”。

6、林则徐怕吗?读出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指导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2、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主要讲什么?(听读)

3、学生汇报,试着在头脑里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销烟图”,并说一说。

4、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第三节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我们看大屏幕,把这段话记住了。

大屏幕显示:(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只见一群群 ,先再 然后 。”

5、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过渡:告诉老师,销烟就一天吗?就这么一点鸦片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

学生个别读――学生评价――评价学生读――出示资料激发感情――学生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虎门销烟至此结束了,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

5、学生自由谈,教师引读最后一段,体会“壮”。

1)学生快速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壮”。

2)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壮”。

6、老百姓对鸦片销毁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假如你是母亲,你对未来有什么有什么期盼?自由说说。

7、引入鸦片战争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8、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事与愿违的结局呢?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爱国精神,可以做些什么?

9、教师激情总结,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实努力,不断增强实力,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这样,全世界才会明白(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

收缴 一担 锅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择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 (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心情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们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板书:环境描写)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心情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写)

(2)你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写,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心情;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教参云:“本文记叙有序,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写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节主要是静态的场面描写,而具体的销烟过程为动态的场面描写。故本文的场面练笔至少可以从动静两方面进行。对静态的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认识不到其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作文时又常常把它当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较之于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场面描写,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反倒成了教学的难点,故第二节的教学花些大力气是值得的,这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不要以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只能与“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的突出的内容”挂钩。就本课而言,就是不要以为只有动态的销烟过程的部分才可以设置仿写。】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许多人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写: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写: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流、评议。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写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雨花外国语小学  石莉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

收缴  一担  锅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择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 (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心情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们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板书:环境描写)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心情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写)

(2)你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写,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心情;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教参云:“本文记叙有序,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写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节主要是静态的场面描写,而具体的销烟过程为动态的场面描写。故本文的场面练笔至少可以从动静两方面进行。对静态的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认识不到其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作文时又常常把它当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较之于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场面描写,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反倒成了教学的难点,故第二节的教学花些大力气是值得的,这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不要以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只能与“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的突出的内容”挂钩。就本课而言,就是不要以为只有动态的销烟过程的部分才可以设置仿写。】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许多人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写: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写: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流、评议。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写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7 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壮观  隆重        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虎门销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板书设计: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五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潜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

4、小结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门不寻常的场面,暗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接下来,我们该怎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述销烟过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看录象。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1、此刻,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应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2、讲述历史好处。

六、作业

1、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如鸦片战争等;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虎门销烟(1939年6月3日)

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历史背景及鸦片的危害(出示鸦片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

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赞不绝口 欢呼雀跃 垂手恭听 水泄不通 沸腾

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7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

(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

板书: 百姓      外国商人

开心喜悦   狼狈不堪

大长中国人志气 灭外国侵略者威风

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出示画面)

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

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

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

②销烟时的情景:

③围观群众的表现:

④销烟的数量:

3、指导朗读。

四、总结:

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五、拓展训练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仿照文中三处热闹场面描写段落,把“六一”儿童节或春节的热闹场景写下来。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一、 谈话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随着课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二、 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或一句话来说明。

过渡:课文说虎门销烟是“壮举”,那么“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请看大屏幕)这个伟大、有气魄的举动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下面请同学们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是一个壮举,用“—”画出来,并多读几遍,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3.学习一~三自然段。

(1)谁能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壮举。

(2)学生汇报交流。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②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个壮举。

a.你体会到了什么?

b.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过渡:可以看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真是大快人心。

③文中还有两个词说明人多,看谁找到了。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热闹、壮观,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那么销毁鸦片时的场面又是怎样壮观的呢?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

(2)是用什么方法销烟的,分几个步骤呢?

(3)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

(4)你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吗?

(5)那么老百姓的反映怎样呢?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兴奋)

(6)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

5.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的表现怎样?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威风扫地、狼狈)

三。加深感悟

1.师引读: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的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放下书,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3.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数据。(观看课件)

4.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读完后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四。总结。

虎门销烟这件事被称为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的6月3日。永远记住一个人物——林则徐。

板书:

虎门销烟    长中国人志气

壮举

灭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自我反思: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这是一个壮举,我让他们了解鸦片是怎么制成的和它的危害及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虎门销烟的原因及它的历史意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从这节课,我感觉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如在观看完英国向中国输入的数据之后,有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我们的国家要强大,我觉得学生说得太好了,但只是对全班同学说:“给他掌声”,连我自己觉得还应该说点什么,但却没有了。可以看出课堂评价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好的评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与随机应变的能力。评价语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表现,做到细、准、精。要做到因材施评。只要有了针对性,评价的多样化自然就有了。今后我一定在这方面多加努力。

《虎门销烟》教案 篇八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板书课题)。思考一下,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题目告诉我们地点和事件。

师:地点是哪里?事件是什么?

生:地点是虎门寨,事件是销烟。

师:销烟,烟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香烟吗?

生:不是。这里的烟是鸦片。

师:鸦片是什么?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我们这里也曾经有人家种过,但是种这种花是违法的。罂粟花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师:我们再看题目,老师有三个问题,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销烟的过程是怎样的?销烟的结果又是什么?(板书:为什么  经过  结果)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生默读课文)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销烟?

生:因为鸦片是害人的,所以要销烟。

师:你从哪里知道鸦片是害人的?

生:课文第四小节告诉我们的。(生朗读第四小节)害人一词告诉我们销烟的原因。

师:第四小节除了告诉我们鸦片是害人的,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老百姓的欢呼。

师:能读一下老百姓的反应吗?

(生读)

师:响彻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欢呼声很响。

生: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

生:虎门寨上空到处都是欢呼声。

师: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了什么?

生: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鸦片的害人是很深的。

师:对。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出示吸食鸦片者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鸦片的危害)

师:正是鸦片的危害很大,所以林则徐下决心销烟。我们再回到销烟的现场,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销烟行动。读课文第二小节。

生:参加这次销烟活动的有老百姓、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师:有多少老百姓?通过哪些词语知道?

生:老百姓很多,通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

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理解,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

生:水泄不通的意思是说人很多。

生:水都泼不进来。

师:除了老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和外国商人,林则徐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观看呢?

生: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生:是为了向外国商人表明清朝政府销烟的决心。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天的天气如何?谁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生: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师:分外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的意思。

生:比平时更加壮丽。

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今天会分外壮丽呢?

生:因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师:今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

生:今天是1839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的日子。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小节,找出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

(生阅读)

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师:销烟分几步?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销烟分三步。我是从先……再……然后……看出来的。

师:很好。这是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我们在作文写作中也要学会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能都是使用“然后……然后……然后……”这样单一的词语。请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你能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生:早晨我先起床再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饭上学。

生: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沙包,先缝袋,再翻口,然后装沙。

…………

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什么销烟是用盐巴和生石灰呢?老师查阅一些资料,跟大家介绍一下。以前销烟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而且不彻底。后来林则徐走访民间,知道鸦片最怕卤盐和石灰,因此设计了书上所描述的销烟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小节,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一下我们该怎么读?礼包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

(生读)

师: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生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篇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5

调整了心态以后,感觉真的很好。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虎门销烟》这一课,因为今天是英语早读,学生没有读课文,虽然也布置了预习,好象效果不好。

我由上一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入,徐悲鸿用事实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是有才能的,我们今天要学习另外一个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民族英雄的故事。揭示课题:虎门销烟

接着提问:“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学生无言。(要是前几天这样,我又会很失望,再叹口气),今天我笑着说:“不知道啊,好,那我们想想,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有学生问了:是什么烟?为什么要销呢?是谁要销烟呢?立刻有学生说了:“是鸦片。有毒的。”接着就开始谈起了鸦片,有的说用在医学上可用作麻醉剂,多食用对身体有害,引导学生谈它的危害,有的说士兵没有力气打仗,有的说人们没有力气干活,我再补充国民吸食鸦片使得大量的白银花花地流入了外国人的口袋,于是道光皇帝就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持禁烟,这样就发生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顺势又谈到了毒品,于是引导学生说出现在的毒品及危害。借机进行了教育,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毒品。

谈是谁销烟?再谈林则徐,有一个学生拿起了他抄的林则徐的简介读得结结巴巴的,我说:“这位同学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你们知道吗?”学生说他会收集资料。我立刻加以肯定,并说:“不过我要向你提个意见,下次要说清楚说流畅,让大家听懂就更好了。”大家都笑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讨论:这篇课文给你什么感觉?

有学生说林则徐真了不起,他领导的这一事件给了外国侵略者沉重的打击。我问在哪儿呢?

我们开始读最后一节。先指名读,学生笑了,因为读得很温柔,再读,再小结,再改进。就这样师生边读边改进,其乐融融,就连一直都没有发过言的林訏也积极举手站起来读了。好高兴啊。

其实有时候给学生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今天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定又上得大家都不高兴。重新给了学生一个了解的机会,就给了我一个跟学生共学共乐的机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爱祖国、拘外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虎门销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里的“烟”指什么吗?(没错,鸦片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短短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的鸦片从最初的4千箱递增到4万多箱,在当时,我国吸毒人数达到200多万,使得大量白银外流。这是多么令人气愤!)让我们永记这一天----1839年6月3日,(课件出示 齐读)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二、赏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读“壮”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

生:伟大壮举。(板书)

过渡:在“壮”下加“△”,“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壮”在这儿是雄壮、气势盛大的意思。)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壮”,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说说你从中读懂什么?

2、生交流、汇报。

过渡:哪些句子体现了事件的“壮”,谁来说说。

生a: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写出虎门寨景色的壮丽,暗示今天这里气氛特别。

指导朗读

生b: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说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师小结: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老百姓对此事十分关心,反映了销烟行动深得人心。

指导朗读

生c: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壮观;前来观看的有老百姓,官员,外国商人,说明此次销烟的隆重意义非同寻常。

3、指导朗读

生d: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也说明场面壮观、隆重,同时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4、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小组赛读

(3)齐读

总结:这些词句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二)、品读销烟的方法

1、哪些句子写销烟的经过。(指名读)

2、分几步销烟?

3、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4、指导用“先……再……然后……”说话。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观看销烟的场景。

(三)品读人们的表现

1、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2、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3、出示课件,师总结:正因为这些鸦片,使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正因为这些鸦片,给中华儿女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正因为这些鸦片,使我们由一个强国变为一个弱国。今天,我们将这罪恶的鸦片销毁了,怎能不叫人兴奋,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语气自读第四段。

4、指导朗读

5、被毁的鸦片太多,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气势。)

7、再齐读(师相机板书)

(二) 观看影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振奋人心啊!人们将这辉煌的篇章记录下来,请看!

1、观看影片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在侵蚀人民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毒害!

四、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